193 合作模式[第1頁/共4頁]
既然林振華已經是一個百萬元戶,那麼要讓他來為水兵辦事,隻要承諾給他更多的收益。這個外貿公司直接掛在林振華的名下,給他一些股分也是完整能夠的。屆時,林振華從公司的分紅中掙個幾百萬、上千萬,並且有軍方罩著,誰也不敢說甚麼,如許的功德,不比他現在賣甚麼電扇要強?
“不消!”張智方說道,“我們需求的就是你的官方身份。現在有些國度對於軍方直接呈現做買賣比較敏感,而官方機構來停止軍器買賣,則是在答應範圍內的。”
可惜,這些設法隻是張智方的一廂甘心,林振華的心遠比張智方設想的要大很多。他需求的不是小我的百萬、千萬,而是親手去參與扶植一個產業體係。錢多到必然程度以後,也就隻要一個標記的意義了,林振華冇籌算包二奶、生二胎,對於錢的慾望還真不是那麼強。他要的,是建功立業的成績感,唯有如此,纔不枉一個穿越眾的身份。
接著,就是同水兵出麵,替這個公司要到了外貿收支口權。在當年,外貿收支口權但是一個比恐龍還奇怪的東西。不過,再奇怪的東西,軍方想去弄,也是能夠弄到的。當年由軍方組建的外貿公司已經有好幾家了。
“你說說看。”
正因為存在如許一些用度,以是張智方又動用了水兵的乾係,從外貿部拿到了一個答應,同意林振華所分派到的那10%的運作用度,能夠不必停止結彙,而是以外彙的情勢留在林振華的手裡,詳細如何利用,也不需求通過外貿部的審批。畢竟,如果觸及到給對方采購職員背工如許的事情,外貿部還是不曉得的為好。
張智方想了想,說道:“你這個思路倒也可行。你提示了我,我們需求培養本身的運營人才,而不是指著你小林這一棵樹吊死。當然,前期還是需求你來牽頭做這個公司,我們會派一些職員到公司事情,學習有關的經曆,將來再由他們來組建一個新的公司,把這方麵的停業接疇昔。”
林振華把漢華公司的事情交給岑右軍、彭少哲、郎冬等人賣力,本身則踏上了出國賣艦之旅。與他同業的,有褚紅陽和已經停薪留職加盟漢華公司的舒曼,另有艦艇院、交際部、江南省外貿廳的一行人。這些人全都領到了一張新興公司的事情證,在名義上已經全數都是林振華的員工了。
“關於你的環境,我們都已經體味過了。現在需求的,就是聽聽你小我對於這件事情的設法了。”張智方說道。
在會商到公司稱呼的時候,林振華留了一點小小的心眼。依著張智方的意義,既然林振華手裡有一個漢華實業公司,這家收支口公司索姓也就叫漢華公司得了。但林振華想到了一個題目,這家公司處置軍器貿易的事情是不成能永久保密的,一旦泄漏出去,不免會成為某些國度限定或者製裁的工具。林振華可不但願本身的漢華公司也遭到這家外貿公司的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