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人納稅

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人納稅[第1頁/共3頁]

她直視吳證:“吳大人既然是工部尚書,想來長年來往於田間,打仗過很多底層的百姓佃農吧?他們的日子好過嗎?他們一年到頭辛苦耕作,交納了沉重的賦稅後還能有多少糧食給本身吃?”

杜錦寧持續詰責:“大宋有多少秀才、舉人、進士?朝庭有多少官?宗親勳貴又有多少?全部國度有多少地步被兼併到他們的名下?”

杜錦寧曉得他另有下文,點點頭道:“是。”

吳證來的時候心急火燎,可這會子又感覺話說不出口了。

吳證點點頭:“但這並不是複興貿易的來由。”

她直視吳證:“除此以外,另有寺廟道觀名下的地盤,也都是免稅的。他們不消征稅。因而國度要用錢,就隻能從餘下的那些地盤上征收,這即是把全部國度的征稅重擔壓到了所占地盤未幾的淺顯百姓身上。他們納的稅數量繁多,不堪重負,底層百姓苦不堪言。因而階層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衝突激化,國度危矣。”

“由此可見公主是以農為重的人。那麼公主為何要向皇長進言,複興貿易呢?要曉得農纔是國之底子;商不過是小道,販子更是厚利輕義,靠剝削彆人來攫取暴利。自古到今向來都是重農抑商,為甚麼公首要向皇長進言要複興貿易?”吳證說得臉都紅了,非常衝動。

吳證聽到這些題目是杜錦寧處理的,他就坐不住了,下了朝就直接到杜宅求見杜錦寧。

“而我想做的,就是抬高地盤代價,減弱仕族的好處喪失,減少衝突,從而順利推行大家劃1、戶戶征稅的政策。這纔是我向皇長進言生長貿易的終究目標。”

“公主,為何如許看我?”他強撐著問道。

杜錦寧點點頭:“吳大人這話我信。”

當初趙晤和齊伯昆商討賜賚杜錦寧長公主的身份時,就考慮過唐朝有公主參政的先例。身為公主,享用著國度的奉供,就有為國度興亡著力的任務。國難當頭時,有才氣的公主支撐朝政、領兵出征,冇才氣的與外域和親,以此各種來挽救全部國度。

“還真就是!”杜錦寧的神采變得鋒利起來,“生長貿易,貨色暢通時要征稅,百姓在經商中也得利。國度和百姓在貿易中贏利,從而減弱地盤的代價與首要性,減少地盤兼併給國度帶來的影響,這有甚麼錯?為甚麼必然要重農抑商?吳大人飽讀詩書,想來不會不曉得當初商鞅在提出這個標語時是一個甚麼特定前提吧?國度景象分歧,國策便應當隨之而竄改。這有甚麼錯?”

吳證突然變色。

她道:“大宋地步兼併嚴峻,這一點吳大人清楚吧?跟著地步兼併越來越嚴峻,國度稅收銳減,國庫空虛。因為冇錢,朝庭想做甚麼都不輕易。這一點,吳大人曉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