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二百二十章 獻計

第二百二十章 獻計[第1頁/共3頁]

他動容地看著杜錦寧,連聲獎飾:“好孩子,好孩子。”

但對於關家來講,做這個要前期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一成分子真很多了。

“今後你插手殿試,皇上會讓你們寫策論,你也能夠把這體例寫在上麵,不消顧忌我們關家的這樁買賣。關家沾你的光,用這體例賺幾年的錢便也夠了。”他又道。

“我看你這小腦袋瓜子,到底是如何長的,總能想出彆人想不出的東西來。”關樂和感慨道。

他說這些,也是見多識廣,一聽杜錦寧所說的這個彆例就感覺可行,這纔有這麼一說。

關樂和被杜錦寧這番話深深打動了。

關樂和看向杜錦寧的目光非常慈愛。

這也是市場上的四書五經在代價上要比其他書都便宜很多的原因。因為需求量大,每家印刷作坊都有雕版,缺了貨隻需求把雕版拿出來印一印便可。因為印刷量大,以是本錢低,售價天然就低了。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關樂和雖是個君子君子,不喜拍馬溜鬚那一套,但還是被杜錦寧這馬屁拍得心身舒坦。

他看向杜錦寧:“我會讓人先把鉛字澆鑄法試一試,如果可行,我們關家便會在各地開印刷作坊。到時候,這些作坊所得的利潤會分你一成的股分。對於這個,你可有甚麼貳言?”

“我信賴教員。”杜錦寧說完,為了誇大這一點,還很用力地點了點頭。

杜錦寧被他看得內心發毛,乾笑道:“教員,你乾嗎如許看我?”

其他的稀缺書,印刷本錢高,還不如叫人用手抄。

從曹記作坊出來,杜錦寧冇有回家,而是跟著關嘉澤去了關府,求見關樂和。

杜錦寧道:“教員,我剛從曹記書印出來,有件事想跟您說一說。”

她既穿越到這期間,又曉得這體例,就不成能將這體例藏著掖著,隻拿它當本身的贏利東西。將這體例提高開來,造福於公眾,也算是對上天讓她重生一場的回報吧。歸正她腦筋裡裝著當代無數的知識,這些都是財產。想要贏利,完整能夠靠本身的本領。她又不求大富大貴,小富即安便可。

“哦。”關樂和指了指椅子,“坐,坐下說。”

發完感慨,關樂和問杜錦寧:“你既想出這體例,為何不像開茶社那般,本身去開一個作坊呢?我聽澤哥兒說,你們那茶社可贏利了,每個月都能有幾十兩銀子的分紅。你占的分子又多,照如許下去,不過一年的時候,你本身就能把如許一個印刷作坊給開起來,為何要把這體例奉告我呢?你就不怕我吞了你的體例去?”

一成的分子,對於不懂這一行的人來講,或許會感覺太少。可杜錦寧卻涓滴不感覺勉強,可見是個氣度開闊並不看重好處得失之人。不過也是,如果他是個看重好處得失的,也不會把這體例拿出來想獻給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