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一筆投資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一筆投資[第1頁/共3頁]

他現在冇事乾,在家裡閒得發黴。家裡雖不缺錢,但錢多了又不燒手,倒是能夠趁著現在製茶乾上一票。

她將銀票又遞還給袁修竹:“我冇人力,隻要這七百兩,給多少股分您老看著辦。”

袁修竹是個老饕,非常講究口腹之慾。吃著杜錦寧帶來的鹵鴨,頓時讚不斷口:“這東西味道好。你們家這做菜的技術,還真不錯。”

袁修竹摸了摸下巴,站起家來,進了裡間。出來時手裡就拿了幾張銀票,遞到杜錦寧麵前:“我們分歧說好的,用你的製茶體例,就得給你七百兩銀子。你把製茶的體例教給我,我叫人去外埠買上一些茶青,用你的體例製些茶出來。也不賣,就我們本身喝。”

一樣的話,杜錦寧跟關樂和說過一次,隻是書院的那些人不信賴。

“也不是不成行。你完整能夠叫人在那邊扡插結束,再運返來,一起澆水照看好就行。現在氣候正合適,扡插活後的枝丫是不那麼輕易死的。”杜錦寧道,又把選甚麼樣的枝條停止扡插,如何扡插,都一一跟袁修竹說了。

徽州山多地少,很合適種茶,宿世很多名茶都出自徽州。那處所的地價,比起江南來必定要便宜很多,並且離這裡還近。

杜錦寧這才把銀票收了。

這話不但是袁修竹,便是杜錦寧也非常心動。

袁修竹一揮手:“這好辦,你拿銀子入股,我們一起買茶園不就好了?”

袁修竹對她好,她實在不美意義接袁修竹手裡的銀票。不但是袁修竹,關樂和那邊她也不美意義收錢。

她也不瞞兩人,把本身的顧慮說了。

“教我製茶的那人說的。用茶籽種茶,茶樹會跟著泥土和藹候的分歧而竄改。母株的茶葉味道好,不代表其茶籽種出來的茶也一樣好。但扡插就分歧,它能保持母株的性狀與特性。”

袁修竹卻擺擺手:“那邊環境如何樣還不曉得呢,等我把茶園買返來我們再算。”

“你的茶園,不消茶籽來種,而是用你所說的扡插體例?”袁修竹又問。

杜錦寧這個時候也沉著下來了。

說著他又問:“傳聞你用書院給的製茶方劑的錢,買了一處茶園?”

提起這個,杜錦寧俄然想起甚麼,對袁修竹道:“您老要想喝好茶,那可得跟我們莊子上的莊頭董叔籌議了。山上那兩棵樹一向都是董叔每年茶葉的來源,到了明前我也不好跟他搶茶葉,畢竟有個先來後道麼。到時候您問我要茶葉,我但是冇有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

她要去府城開茶社和書鋪,因為缺錢,她還籌算租賃鋪麵呢。這會子有了銀子,有合適的鋪麵倒能夠買下來。

齊伯昆也是書院的幫助者,書院籌算買杜錦寧的製茶方劑、杜錦寧又提出茶苗扡插之法的事他是曉得的。這時一看老友的神采,他便明白袁修竹的籌算,從速出言問杜錦寧:“扡插茶苗要比用茶籽蒔植要好,這個說法你是從那裡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