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成果顯著(二合一)[第1頁/共5頁]
這段時候她一向冇提杜錦寧,趙明月也冇提,平時也順服地跟蕭二公子出去,鄭太後並不曉得她內心是不是真把杜錦寧放下了,這才容著趙昶在此提起杜錦寧。可依剛纔的景象來看,趙明月的內心還是掂記取杜錦寧,豪情一點也不比之前少。
她道:“明月啊,母後承認,杜錦寧是個很有才調也很超卓的人,但貳內心冇有你,你又何必牽掛他呢?蕭二公子不如杜錦寧超卓,但貳內心眼裡都是你。二者之間如何挑選,以你的聰明,還不知何去何從嗎?”
“自打杜錦寧給朕寫的那些條例公佈以後,就有幾十個家屬為了光榮,將這些技術上報朝庭,結果實在明顯。舉個例子,棉花的病蟲害非常短長,有個家屬進獻出了一種藥劑,鄙人種時拌在種子裡,能防病防蟲,並且在播種後墒情不敷的環境下噴施這類藥齊能夠保溫增墒,確保棉花順利出芽。本地官員說,如果大麵積利用這類藥劑,按阿誰家屬以往棉花蒔植的環境來看,本年的棉花收成起碼能比往年增加兩三成。全部大宋的棉花產量增加兩三成,母後您想想,這項收益會有多大!”
“這些,都是杜錦寧想出來、發起實施的?”她問道。
鄭太後原籌算直接下旨賜婚的,但趙明月提出想與他相處相處。宋朝承接大唐遺風,民風還是挺開放的,再考慮到這是女兒的畢生大事,如果趙明月跟蕭二公子相互看不對眼,今後的婚姻必定不幸運。鄭太後便同意了趙明月的要求。
“現在他外放潤州,又寫出瞭如許振聾發聵的文章,我便想趁此機遇去處他請教一番。皇兄放心,我不會擔擱他的政事的,絕大多數時候我都會跟陸先生他們在一起。杜錦寧有空的時候,我能與之暢談一番,就已心對勁足了。”
“是。”趙昶老誠懇實地答覆道,“皇兄想來也看到《亂世民報》上登載的心學的文章了。皇兄也曉得我癡迷於儒學,當初在桂省的時候聽杜錦寧和陸九淵三位先生提起,我對此學說就心胸神馳。看到他們的文章,我本籌算去跟陸、史、彭三位先生請教一番的,冇想到他們竟然去潤州了。”
鄭太後隻得活著家後輩裡找,倒是找到了幾個風評不錯的。然後顛末各方麵看望,最後又有好幾個被剔撤除,隻剩下了三人。這三人在才學、才氣上跟杜錦寧和齊慕遠冇法比,但好歹各方麵不錯。而這位蕭二公子,就是此中的佼佼者。
不過為了不過分較著,他按捺住本身的打動,冇有第一時候要求去潤州。現在有陸九淵三人這麼個好藉口,他哪有倒黴用之理?
但杜錦寧去潤州做同知就不打緊了,一個處所從官,還不是主政官,他倆來往起來就冇甚麼太犯諱諱的處所。
鄭太後看了女兒一眼,見她兩腮緋紅,眼眸亮得驚人,不由深深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