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七百三十五章 施寒山(二合一)

第七百三十五章 施寒山(二合一)[第1頁/共5頁]

蘇衡看著這張請柬,笑道:“本來對這茶園,我冇甚麼興趣的。可現在倒是挺等候了。連張請柬都製得這般用心,茶會想來也有點觀點。”

說著,他們各給自家主子遞上了一張帖子。

他也看《種田記》。

“啊呀,還是你小子鬼點子多呀。就這麼辦!”施寒山表揚道。

本來,他感覺能登載在這類人手一份的報紙上的文章,就應當像那些出版的大儒普通,學問是頂尖的,職位也是極尊崇的。而四篇文章裡所闡述的觀點,也確切給他一種不明覺厲的感受――締造一種新的學說啊,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非學問極好的大儒莫屬。

報紙上一共登載了四篇文章,一篇是新科狀元杜錦寧的,另三篇則是四門學的夫子陸九淵等人的。而四篇文章裡,倒是那位新科狀元的文章說得比較透辟,四篇文章模糊以他為首;他的文章也登載在上麵最中間的位置上。

他對《種田記》的評價是:“文筆、情節還行吧,還能讓人看得下去。獨一的長處就是它把稼穡方麵的學問融入故事裡,讓小老百姓在看話本解悶的同時,能學到些東西。但對我們這些不種田的人來講,卻冇甚麼吸引力。”

施寒山精力一振,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塞了一塊點心進嘴裡,伸手拿起小廝指著的《亂世民報》,笑道:“我倒是忘了。”一麵嚼著點心,一麵又看了起來。

“行,一起去就一起去。潤州不遠,再叫上黎子義。”

想想每月月朔采辦《種田記》時的盛況,如果每個買了《種田記》的人都買一份報紙,想來看報紙的人也很多。本身的文章如果能登載在報紙上,那豈不是名聲大噪?真是如許,自家在太學裡做夫子的老爹就不會整日嘟噥說本身不思進取了吧?

他拿起新出的那冊《種田記》道:“行,就放在那兒吧。”說著,翻開話本,眼睛就盯在了書籍上。

隻是報紙的版麵本就不大,又隻是用一小塊版麵登載的《種田記》,內容天然未幾,不一會兒的工夫,施寒山就把上麵的內容看完了。

“少爺。”觀畫給施寒山出主張,“估計送文章去審的人還挺多,您光在家裡等也不是個事兒,不如您去那四位登了文章的人家裡去,跟他們辯論一番。您不是說他們的身份普通嗎?如果用您的實際把他們駁斥,您的名聲就鼓吹出去了。到時候,再讓老爺去馮學正那邊說討情,登載文章豈不就輕易了。”

馬車走了一段路,便往中間的一條巷子岔了出來,不一會兒就在一個園子門口停了下來。觀畫的聲音也跟著從車轅上傳了出去:“少爺,盎園到了。”

二十文錢,小廝跑腿去買話本的賞錢都不止如此,施寒山天然不在乎。

他們這些人,一年當中也要出遠門好幾次,美其名曰“遊學”。施寒山一聽也動了心。想想父親那張板著的臉,他立即承諾下來:“好。”又邀蘇衡,“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