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師兄

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師兄[第1頁/共3頁]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劉高道:“我們是中午打尖的時候在途中遇見的,就一起同業了。”

“行,那就住這裡吧。”杜錦寧道,轉頭叮嚀青木,“叫人給劉徒弟和廖明清算兩間屋子出來。”

看著兩人跟著青木走了,杜錦寧這纔將齊慕遠的信翻開,看了起來。

前次曹鴻壽與陳家彈劾杜錦寧之時,莊越經齊慕遠提示,在京中敏捷做了應急辦法,並派人快馬送信來扣問杜錦寧的定見,杜錦寧對他的做法賜與了高度的必定。

以趙晤和齊伯昆對她的關照,這真是太有能夠了。

莊越在信裡說,這份報紙他已給齊伯昆看過,齊伯昆隱晦地表示,皇上感受這份報紙辦得不錯。

杜錦寧點頭道:“恰是。”內心倒是不解:大師兄彷彿不大喜好她?

杜錦寧感覺,就老三的名字普通一點,其他的都感受怪怪的。

同知陶華暉三十多歲年紀,邊幅淺顯,但目光清正。入城時從馬車高低來,跟關嘉天有說有笑,態度不卑不亢。

“你倆如何一塊兒來了?”她奇特地問道。

這一次,莊越彙報說《種田記》已經開端出售,花店的花籃停業也規複了普通,並冇有出甚麼事。現在報紙已排版好,現在附上一份印好的報紙給她過目。

兩人愣了一愣,抬開端來細心打量杜錦寧。

“歸正最快你們也得明天賦氣回都城去了,現在好好歇一歇吧。”杜錦寧道。

她提起筆,彆離給齊慕遠和莊越寫了複書。

說著,她問劉高:“這裡前提粗陋,要不吃過飯後,我叫人送你們回城裡安息?”

當時關樂和還振振有詞地說了一大通,引經據典的,意義就是如果天子曲解了這些名字,那就是冇文章,連《千字文》都冇讀通,得回太學去把書重讀一遍。

這個名字不是同名同姓吧?

廖明點了點頭。

杜錦寧冇見過關嘉天,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她當時還笑過關樂和,說他起名字太隨便太偷懶,直接用《千字文》的第一句,叫甚麼“六合”,也不怕犯了天子佬兒的忌諱。

杜錦寧一笑,把齊慕遠的信摺好放到了一旁,再將莊越的信翻開看了起來。

對於如許的教員,杜錦寧也是無可何如。

在送走劉高和廖明的第二日傍晚,杜錦寧在城門口接到了新任知州大人關嘉天,以及同知陶華暉。

他是魯省調過來的,本來是個縣令,持續兩年評價為優。此次離職,當時百姓自發送了他一把萬民傘,可見他在本地極得民氣,是個好官。

“少爺,京中有人送信來。”青木出去稟道。

說著他又彌補一句:“明兒早上我就跟廖明回都城去,我家少爺急著看到複書。想來莊掌櫃也是如此。”

版麵簡練風雅,內容充分而平和,正合她的要求,印刷的筆跡也非常清楚――現在這個印刷坊,但是杜錦寧新開的,用的恰是她供應體例、莊越讓工匠實驗了無數次,最後燒製出來的含鉛的鉛字模排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