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古代農家日常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瞪口呆

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瞪口呆[第1頁/共3頁]

他莫名的就想笑。

他悄悄蹙了蹙眉。

李一同一驚,這寫的是八股詩?“陰陰夏木囀黃鸝”這句詩是出自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詩》,杜錦寧寫的這句詩,恰好是王維那句詩的破題。

詩是早鄙人筆之前就想好的,此時不過是寫出來,並且是寫在草稿上,不必嚴峻,是以杜錦寧在寫詩之餘,另有精力去重視周東平臉上的神采。

杜錦寧纔多大?十二歲罷了。即便他打六歲起讀書,也不過才六年罷了。這六年,除了識字發矇那兩年,餘下的四年裡,他能讀上多少本書?如果不是讀了大量的書,且把這些知識記在腦海裡,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候內,如此諳練地把這些詩句典故應用到詩裡,且整首詩在乎境營建與韻律上渾然天成,涓滴不見牽強與砥礪陳跡?

這一刻,周東平竟然生出“此處我就是主宰”的心機來。

不過,這裡絕大多數人不必然能有機遇插手殿試就是了。

李一同跟在周東平身邊轉了一圈,又繞了返來,最後周東平停在了杜錦寧麵前。

這景象,看得李一同點頭不已。

他能如此輕鬆自如地、在這麼短時候內寫出如許一首出色的詩來,想來下一首也不在話下。

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本身的腳呢?

如果這首詩真是他做的,那麵前這孩子,真真是太短長了。

而杜錦寧這首詩對仗工緻自不必說,他在在這首詩裡的用典,比如“百囀”用了唐朝賈至《早朝大明宮詩》裡的“百囀流鷹繞建章”這一句,“雙襟”則出自佛經《法苑珠林》的“衲謱彆雙襟同缺”,“風翦翦”用了韓徑的詩句“側側輕寒翦翦風”……這讓李一同非常心驚。

周東平並冇有直直地往杜錦寧阿誰考號去,而是先去了周致那頭,看了看他在做甚麼,這才一起往那邊看下去,以後繞到了第二排。

他接著往下看:“雙襟黃似繡,一帶綠成帷。葉暗佇蹤久,枝高送響遲。舌尖風剪剪,身外雨絲絲。坐宛遮雲母,歌能鬥雪兒。好音難自閟,炎景未曾知。楊柳三義路,櫻桃四月時。幽情煩鼓吹,寫出畫中詩。”

天底下就冇有那麼剛巧的事。如果有,那隻能說,這孩子是老天爺的私子生。

李一同躊躇了一瞬,旋即也站起家來,跟在了周東平的身後。

想到這裡,李一同莫名地感受暗爽。他望著杜錦寧,但願杜錦寧當著他們的麵把下一首詩給寫出來。

現在纔是府試,這些人就如許了;今後如果插手殿試,麵對著生殺予奪的天子的時候,不曉得會怕成甚麼模樣,恐怕連筆都握不穩。

彆的處所本官插不上手,但在本官這一畝三分地裡,八股文和八股詩就是測驗的主題。寫得出來,你就能高高取中;寫不出來,那就考慮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