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為民[第1頁/共4頁]
石勒暴嗬一聲,來到劉乂等人前麵,就要護持,他雖有著小算盤,但也明白,如果任由陳止拿人,那歸去以後,怕是難以交代。
“小族而侮大漢,死不敷惜!”
“又兩年,三月,有匈奴都督拔弈虛率部歸化,冬十月戊寅,匈奴餘渠都督獨雍等率部歸化,以後諸匈奴南下者不計其數;”
中原王朝的汗青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四遍諸夷之紀?
劉乂在邊上聽了,心中不滿,故意開口,但聽著耳邊惶惑之聲,畢竟不敢多言,冷哼一聲,就要拜彆。
再看高坐席上的批評大師,那門外人頭攢動的圍觀布衣,對陳止的做法都冇有任何貳言,彷彿本就該如此。
但陳止一開口,就將劉淵一係的單於源流說了個通透,又談及南匈奴內附底子,讓人無從指責。
這……
“好個抵賴!你說故鄉難離,我就奉告你,此處非汝等故鄉,但並非要驅離,這本領兩件事,你卻要混於一談,莫非是縱橫傳人?”陳止卻笑了,直視靳準,安閒說道:“我也並非溯源,而是將事說開、說清,疇昔的事,不會因古人的行動而被袒護,你匈奴不竭南下,漢納之,以之為民,如果移風易俗,行我中原之道,自可稱之為民,但即便如此,過往經曆也不成抹除,當錄於史桑,以供先品德鑒。”
靳準籌辦的腹稿,能夠無中生有,卻不能竄改汗青。
陳止也不管他,說完了劉淵,扣住了一個“厚顏無恥”的名頭,轉而又道:“先前如何且未幾言,卻說昭烈續祚,宣武一統,秉先祖之意,對匈奴亦多有顧問,凡有逃來,多有采取救濟——”
不要看他剛纔魯莽衝鋒,那不過是順著劉乂之話而為,貳內心很清楚,新漢涓滴也不怕匈奴,但本身的使節身份,卻可免除很多非難,不然給再多好處,他不敢在此冒昧。
“慢著!”他們要走,陳止卻出聲了,“太樂署乃太常麾下,九卿附屬,公堂衙門,朝廷重地,爾等此來,亂了堂中次序,更傷了兵卒,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當我中原無人乎?豈不聞,王子犯法也有百姓同罪,莫非仗著是一方使節,便能夠安閒收支?中原禮節之邦,豈能任由爾等橫行?冇有這個事理,擺佈,將人拿下!送交有司!”
之前還表示出一副不肯善罷甘休模樣的士人,就在陳止的輕描淡寫中,變成了戴德戴德的模樣,就這麼拜彆了。
聲響會聚起來,好像澎湃江河,噴薄而來,充滿太樂署中,首當其衝的靳準等人,頓時被叫的頭暈目炫,那劉乂春秋畢竟不大,大起大落之下,更是五感轟鳴,身子都晃了晃!
陳止看著石勒,淡淡說道:“石勒,不要負隅頑抗,匹夫之勇爾,真覺得中原之地,能憑著蠻力橫行?就算是蠻力,你亦不敷格,莫非忘了被東平侯追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