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司馬訪吳[第1頁/共3頁]
“二位都是我東吳的賢臣良將,莫因些許小事傷了和藹,不如等見了魏國來使再與子瑜一起籌議纔是。”
呂蒙見狀,冷哼道:
“子明說的不錯!不過,荊州既是東吳的,我們又何需求與虎謀皮?曹操雖老,但其兼併天下的野心,人儘皆之,主公切不成中了曹操的奸計。”
“此一時,彼一時!魯都督雄才大略,非是取不回荊州,隻是身材啟事,力不從心,這才停頓。但呂蒙是呂蒙,魯都督是魯都督,不成相提並論?”
司馬懿微微一笑,心下已經瞭然:
呂蒙嘲笑一聲:
張昭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呂蒙本就是魯肅保舉的,連魯肅本身都要不回荊州,更何況呂蒙了。
一晃,本身沉寂魏國多年,親目睹證了劉備從藉藉知名的織蓆販履小兒一步步成為盤據一方的霸主,這此中,諸葛亮的酸楚汗水不言而喻。多少曾經名振天下威震四方的諸侯都跟著長江大浪滾滾東去?董卓、袁紹、袁術、公孫瓚、呂布......這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頂尖人物,現在另有幾人?而劉備,竟能殘存於世,諸葛亮啊諸葛亮,你公然短長啊!
“主公放心!呂蒙自有奪回荊州的信心,主公又何必遲疑?”
張昭瞥了一眼呂蒙,心道:這廝不在陸口練兵,在此關隘不聲不響的返來,定有詭計。心中雖如此想,嘴上卻道:
孫權聞言,不由麵前一亮:
呂蒙哈哈一笑,他雖笑的暢快,但聲音卻並不如何好聽,陰刺刺的。孫權、張昭二人不覺渾身雞皮疙瘩落了一地,都是眉頭一皺。呂蒙笑罷才道:
“家師已久未出山,不敷道也。”
東吳敷裕之地,魚米之鄉,司馬懿雖是初度到訪,但見地了江南盛景,對大天然的鬼斧神工,卻也不盛感慨。當司馬懿由陸路轉水路驅舟前去東吳的時候,望著江水滾滾,兩岸江山,更感胸懷開闊。
東吳早知司馬懿出使東吳,故著諸葛瑾前來驅逐。
“孫曹兩家,久不來往,本日曹操遣使前來必有說和之意,主公大可不必過於擔憂。”
畢竟道門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主事,通天教主雖被尊為道家三聖,但他與其他二聖封神期間便結下大怨,現在既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主事,他天然也不再插手道門之事。是以,諸葛瑾便也將司馬懿看作是截教中人。二人既然定見相佐大道分歧,話也便少了。諸葛謹雖成心拉籠司馬懿,但司馬懿卻彷彿並不熱中,諸葛謹當下也便冷了下來。
“有勞有勞!”
兩人雖是初度相見,但看其相談甚歡,不曉得的還覺得兩人是多年不見的至好老友呢。
孫權心中自有設法,劉備羽翼已豐,若妄自樹敵,隻怕孫家三代基業也將毀於一旦,以是一向遲疑。聽呂蒙話中帶刺,孫權輕咳了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