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牛繼馬後[第1頁/共3頁]
“師弟所言不差,此處既名為柳穀口,天降此相,當有深意。”
不過量時,卻見步入兩個男人,如果人間有人見到此二人,定會大為驚奇,因為走入殿中的二人恰是南北二卜――殷馗、管輅。
卻見殷馗、管輅領了天皇法旨,駕祥雲奔天水一帶而去。
“凡是天降異相,皆兆示將來,天下興衰必呼應和。曹魏當興,隻在當下,此時天降吉祥,其意當非指魏興?”
殷馗與管輅相視一眼,麵色微動,前者先開口道:
“師弟如何看?”
“曹操在垂死之際,曾夢三馬同槽,柳穀口指的恐怕就是這個槽(馬槽多用柳木製作,柳穀口山溝以柳為名,管輅故有此一說)。”
“不瞞皇妹,那位新賢人恰是魏王曹操!”
但至於其所指,管輅卻未敢輕言。
“七馬一牛相列而行,曹魏搶先,牛繼馬後啊!”
“敢問太史丞,此天象意為何意?”
柳穀口一事,由太史丞許芝上報給魏王曹丕,不想,許芝麵聖途中卻碰到司馬懿,便與之閒談了兩句。
二人方至天水上空,便見下界泥浪滔天,奔騰不息,他二推演半晌,終是來至柳穀口上空,盤桓不下。但見穀下山石破裂,奇石灑了一地,二人當即按落雲頭。殷馗按前後挨次擺列旁觀奇石,卻似有七匹石馬,一頭石麒麟,一頭石白虎,一頭石牛,另有八卦,星圖等奇形怪狀的石頭。最奇特的是在一塊象靈龜般的石頭上,龜背處竟然模糊現出三個字:大討曹。
他又細數了一下奇石:
天皇伏羲道:
管輅神思一動:
“此人確有來源,當年軒轅飛昇,卻留本身參透存亡之機於軒轅塚中。”
“曹操?此人究竟是何來源,竟有如此造化?”
說罷,二人回身退去。
二人相視一笑,當即離了柳穀口,回火雲洞覆命而去。
自此,人間有了牛繼馬後之說,乃至厥後司馬懿深為顧忌此說,不得不如曹操斬儘馬家血脈般誅殺牛氏一脈。但司馬八世為君,終是混合了血脈,乃至牛繼馬後一語成讖。可見,天道昭昭,又豈是人力可逆?
許芝雖曉得陰陽之道,但豈能與南北二卜相提並論?不過他在宦海混跡多年,甚麼該說,甚麼不該說,甚麼留三分,甚麼留七分卻清楚的很:
“師兄,你我都知曹操秘聞,其人既是從軒轅塚得道,當深諳陰陽之道,當代雖轉世為妖,但此等天賦予生俱來。”
此等異相,自有百姓上報給本地府衙,本地府衙官員實地考查後,料是吉照,便上奏朝延的欽天監。
三皇嘉會方罷,天皇伏羲正與女媧娘娘私談,說話間,忽見得中原上空龍氣翻湧,不由得聖心微動,掐指暗害。女媧娘娘也不打攪,隻是自顧飲茶。天皇伏羲算了很久,心傳駕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