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1)[第3頁/共5頁]
厥後,中宗被韋氏、安樂公主同謀毒死,中宗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又派親信家奴王毛仲陰結“萬騎”將領葛福順等,終究策動“唐隆政變”,誅滅韋氏、安樂公主等,擁立李旦即位為睿宗。厥後,睿宗退位,讓皇位於李隆基,是為玄宗天子。唐玄宗一為加強禁軍氣力,二為安撫功臣個人,特將“萬騎”從羽林軍中正式分出,伶仃建立擺佈龍武軍作為本身的侍衛禁軍,賜號角“萬騎”,與擺佈羽林軍並稱“北門四軍”。
唐朝鑒於當時的情勢,為了對於這些邊疆地區的“低強度牴觸”,在邊陲設立了十個軍事重鎮,調派將領統帥邊兵駐屯本地,防備邊陲少數民族的入侵和襲擾。這些邊陲軍鎮的統兵將領不但把握和批示軍隊,並且兼管本地行政、財務大權,相稱於天子授予旌節辦理本地軍政事件的全權大使,以是就叫“節度使”。
因為府兵首要分番赴京師 宿衛,處置征成的兵員有限,以是多次交戰首要征出兵募停止,如高宗撻伐遼東,一次出兵50餘力人,大多是兵募。玄宗時沿邊鎮兵60餘萬人,此中兵募的比重很大。兵募戍邊年限不牢固,偶然長達五六年。聞名的將領薛仁貴等人,都是募兵出身。
唐朝初定天下,定都長安後,朝廷對這些軍隊重禮虐待,大部分被賜賚關中地區的肥饒糧田,解甲歸田了。一小部分則編成了唐天子手中的近衛軍隊,號稱“元從禁軍”,並屯駐於宮城北玄武門外,而後即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成為“父子兵”。
唐前期臨時征募民丁組建的軍隊,又叫募人、征人、募兵。普通拔取富戶多丁、人才勇猛者充當,保舉前資官(非現任文武官)、勳官或有才氣的人任各級將領。兵募的設備由本地當局供應,不敷則由本人自備或由親鄰相互幫助。
和處所行政地區分彆一樣,新帝**事體製的分彆,變動也是非常大的,幾近能夠說是推倒重來。
府兵的首要任務是輪番到京師長安宿衛,其次是出征作戰或戍守邊防府兵上番,按距長安遠近肯定番期,如500裡內五番,1000裡七番,1500 裡八番,即將全府兵士分紅5組,7組或8組,輪番到京師宿衛,每番一個月,期滿後返回軍府。
貞觀十二年,太宗又拔取有材勇的衛士置擺佈屯營於玄武門,稱為“北衙屯營”,附屬於南衙十六衛中的擺佈屯衛(後改名為擺佈威衛),併名義上以諸衛將軍領軍,號角為“飛騎”。彆的再從“飛騎”中擇選驍健善騎射者約百人,作為巡幸翊衛。固然此時的北衙軍名義上以諸衛將軍兼領,但實屬天子親轄,已經具有天子私家衛隊的色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