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漢鼎餘煙 - 第八百九十八章 穩固
翻页 夜间

第八百九十八章 穩固[第1頁/共3頁]

隨即,漢中王調劑了智囊將軍的同僚班底,以掌軍中郎將董和與諸葛亮並署大司馬府事,又擢大司馬西曹掾、漢中王國尚書劉巴為奉軍中郎將,與習禎、馬良併爲諸葛亮的助手。

在坐前的案幾和牆邊的檔案架上,大量文書遵循輕重緩急的標準分紅好幾摞,貼著長是非短的標簽。有一份不知何時被碰落在地,諸葛亮趕緊將之撿起,順手翻開一看,是臨邛縣要求加派人手,增開仗井以供煮鹽的。諸葛亮當即批覆,又取來空缺文書擬令,讓司鹽中郎將王連查對鹽業產出是否足額。

漢中王為此經常嗟歎,親身為龐統安排了葬儀,親身寫了祭文,又任命龐統之父為散官,厚給俸祿。

漢中王回到成都後,跟著後繼軍報垂垂彙攏,才知曹操本部精銳也在此戰中蒙受慘痛傷亡,乃至落空了再戰之力。這時候再回想龐統的進取打算,固然建策反擊確切倉促,但真要辯白起來,勝負之差也隻在毫厘。

隔著千山萬壑,外人隻道益州天府,隻道劉焉、劉璋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真正身在其境,才曉得劉焉、劉璋父子也有難處。

董和是奸佞蹈素的君子,便隱晦地勸說諸葛亮不要過分勞累,平常政務以外的事,臨時交給法正。

疇昔數年間,諸葛亮專注於政務,切實在實地做了好幾件大事。

曰嚴行法律,重塑法紀;曰簡拔人才,獎懲必信;曰明訂傅籍,覈實訾算;曰興建水利,積穀屯糧;曰鑄幣發錢,平諸物賈;曰官營鹽鐵,以供軍民;曰廣開商途,敷裕軍資。

漢中王政權的軍政要務,從玄德公在荊州公安城設左將軍府以來,就總於智囊。

轉折點在建安二十一年,龐統戰死於關中。

偶爾有得力的官吏在此擴大了影響力,使郡縣體製稍稍落實,可如許的官吏要麼轉任彆處,要麼遭人嫉恨而死在本地。厥後的官吏隨即以刻薄剝削和賦稅,重新激建議本地人的反漢情感,因而戰亂複興,統統規複原樣。

而益州南部更不消說了。自秦漢開邊,滇、夜郎、且蘭、邛、笮等貴爵之國一時俱滅,但是蠻夷背叛數百年不休,南中諸郡雖設太守、令長,實在朝廷政令出不了縣寺半步,郡城以外,便是各路蠻夷相互攻戰,形如沸騰。

至此,真正屬於智囊的那部分權柄,完整參智囊將軍府裡剝離了出來,智囊將軍諸葛亮固然掛著智囊二字,其身份或如足食足兵的蕭何,或如打算大略的鄧禹,少與漢中王參議詳細軍務,而專注在四州數十郡國的政務管理。

當時雄師在外倒黴,軍心動亂,而諸葛亮統轄軍政,變更益州高低儘力以赴地穩定局麵、保障雄師沿途供應,終究使得雄師安然折返,將士骨乾猶存。

到光和年間,巴郡板楯蠻大肆起兵,涉及蜀郡、廣漢、犍為和漢中在內的半個益州。朝廷遣重臣、領重兵討伐,前後三年不能安定,最後隻能懷柔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