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幫忙[第1頁/共4頁]
正想到這裡,新來的騎隊在驛置以外勒馬留步。馬嘶聲中,有人大聲問:“奮威將軍可在此處?”
雷遠闔起軍報,漸漸策畫。
雷遠低聲感喟:玄德公不該這麼做。
隨後筆風一轉,又道,邇來玄德公以成都另有動亂的原因,將劉璋及少量仆人安設在綿竹城東的一處莊園暫居。考慮到漢中張魯與劉璋有殺母之仇,相互不共戴天,雷遠此番引領張魯及其靠近部下前去成都的路上,最好能繞過此處莊園。
為了打劫好處,不吝采取詭譎手腕擴大戰事,為殺而殺?
兵法雲,十則圍之。當時城外的荊益聯軍合計五萬,而守軍足有三萬,緩急時還能征調多量壯丁,若決計死守,本不至於顛覆。但是益州百官多年來文恬武嬉慣了,少有的老將也都離心離德,是以狠惡的攻守隻保持了一日,城池即破。
好久以後,雷遠歎了口氣,將兩份文書俱都收起。
傅肜隻將另一份手劄向前推了推。
雷遠帶領張魯等人前去成都,途中萬一出事,他又會接受甚麼樣的攻訐?龐士元能拿甚麼來賠償?
雷遠來自後代的影象裡,有的是統治個品德德坍塌的了局。如果主君能夠衝破底限,臣子如何會不感到戒懼呢?千言萬語彙成兩句鄙諺:一曰,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二曰,你做月朔,我做十五。
雷遠並非軟弱拘泥的墨客,他也明白逐鹿天下步步搶先的事理。偶然候行事唯恐不快,皆因稍慢一步,便能夠身故族滅。但雷遠不是爭天下的人,他身為部屬,也有部屬的態度。
那些人,天然就是被玄德公認難堪以與荊州合作的人物,他們或死或貶,將會給新貴們騰出很多官職和好處。
傅肜安然道:“畢竟敵軍負隅頑抗,不免施以刑殺。攻城的時候,勇於抵當的益州軍將如扶禁、向存等,戰死了一批。入城今後,遵循劉季玉的意義,此前憑藉公子劉循,企圖與荊益聯軍對抗的文武,又殺了一批、措置了一批。不過,主公仁厚,並未濫殺濫捕,很快就安撫公眾,這時候成都已安寧了。”
有了這個藉口,玄德公就不必坐等劉季玉和他的兒子停止構和了。為張鬆之死而暴怒的玄德公能夠理直氣壯地建議打擊,進而以勝利者的威勢措置整座成都城裡的文武。
當下兩人大驚起家:“諸葛智囊?”
如許的事,董太師、曹丞相能夠去做,劉備如何能夠?
但那也冇甚麼好糾結的了,既然已經霸占了成都,勝利者要享用勝利的高興,失利者要被踩上一萬隻腳不能翻身……誰另有興趣去糾結張鬆的曆險呢?
成果便是傅肜所說,殺了一批,措置了一批。
雷遠設想獲得,劉璋、張魯兩人隻要一見麵,必然生出事端,乃至會出性命亦未可知。到時候玄德公以仲裁的身份出麵,不管作何定奪,必然無益於掌控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