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1頁/共4頁]
幸虧江南這地還行,再冷也冷不到那裡去,產量是趕不上疇前,但必定比北方強得太多,如何著也餓不死人。當然,這是對那些貧民而言,對於地主大戶而言,不是甚麼餓不餓死人的事,而是進項是多還是少的事。一個是餓,一個是進項,二者不成並提。
江南之地,魚米之鄉,比起北方但是強得太多。雖說打萬積年起,這老天爺就變了臉,風不調雨不順的,連著幾十年都冷得很。這一冷,莊稼便要欠收,產量那是大不如疇前,扣除交給縣裡的賦稅,能餘在手中的就更少了。家中冇荒的勉強能糊個口,如果碰上家裡有荒,欠了穀子或者賒了銅板的,這日子可就難過了。
民氣是啥曉得不?
葉老爺是甚麼身份?在葉家的一畝三分地上,他就是天,以是隻要彆人恭敬的叫他,他卻不會給對方回半句。倘若興頭來了,葉老爺能隨口喚上對方的名字,那對方那真是幸運之至,乾活的乾勁都能高很多。放工歸去以後,說不定還能跟老婆孩子唸叨好久。葉老爺都曉得我的名字,這得是多大的福分啊。
耕戶下人們如何想,葉老爺自是不去想。提及大清來,葉老爺倒是不恨,因為自家兒子考的就是大清的科舉,要不是大清天子欽點,他葉家能出探花郎?以是葉老爺對於大清,那真是發自肺腑的感激。
“老爺您來了!”
士紳就是士紳,甭管天子是誰,免稅,那是天經地義的!真要交的話,意義一下便行。冇瞅見客歲海匪大肆犯境時,有好多人私底下偷偷聯絡,想呼應的麼?為甚麼?還不是因為這些人連那意味性的賦稅都不肯交麼!和那些人比起來,葉老爺感覺本身還是對得起大清的,起碼他可冇私通海匪。
寺廟的和尚說我不入天國,誰入天國,這話說的可不在理,要照我說,誰愛下天國誰愛去,歸正老爺我是不肯和閻王打交道的!這幫百姓既然已經窮得叮噹響,也不差再窮上那麼一會,以是啊,不管是大清朝,還是大明朝,稅還得他們百姓出,至於我們這些有家有業,另有功名在身的老爺們,那得為自個,為兒孫活著,要不然,你說此人活著另有啥意義?
探花郎還是是探花郎,葉家還是是葉家,葉老爺還是是葉老爺,世道冇有變,獨一變了的就是腦袋上少了根辮子吧...又或者說,天子能夠換,士紳不能倒。
葉老爺負手在田邊信步走著,這是他這些年來養成的風俗,每天上午都會定時在自家地步邊漫步一圈。這倒不是說葉老爺非常體貼自家田裡的莊稼環境,估摸本年能收多少糧,能賣多少錢甚麼的。而是他喜好如許做,因為他很享用那些耕戶見到他時阿諛的目光和殷切的號召。
你說這老百姓昨就這麼苦呢?你說這天災天災的幾十年了,這朝廷昨還收這麼多稅呢,這可要百姓們如何活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