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三更)[第1頁/共3頁]
於世忠則與李來亨等人在漢陽居中調和,同時商定忠貞營出兵河南後,承平軍可賜與的賦稅及兵力援助。這些事情太煩瑣,不時一時半會就能談得定的。不過商談的氛圍很好,因為不管是承平軍方麵,還是忠貞營方麵,對於拿下武昌都冇有任何思疑。
張長庚千萬冇想到他期以厚望,拿十幾萬兩銀子豢養出來的武昌水營竟會翻臉就不認人。
“想我張長庚蒙太宗天子簡拔,從旗下筆貼式得為秘書院編修,僅一年便遷弘文院侍讀。一日,太宗天子至弘文院,見我衣衫上有補丁,立讓旗下撥了數戶奴婢於我,又給大房一座,更給佐領一職,使我張長庚能衣食無憂。當今聖上更是信重於我,命我任湖北巡撫,又升湖廣總督。我自到差起,便殫精竭慮覺得大清安定湖廣,不負聖上希冀。然,卻如何也冇想到會是本日這般...”
“隻恨曹壽、馬玉龍之輩忘恩負義,寡廉無恥,背棄總督,乃至我無江防可依,坐看賊兵困城!”
我仰天大吼:“請諸君訂閱吧!”(未完待續。)
調令中,湖廣援剿軍團以於世忠為正、鐵毅為副。原屬廣西野戰軍團的第四鎮、第十四鎮改由巡撫邵九公臨時節製,與第十鎮一起承擔廣西防務。第四鎮和第十四鎮首要任務便是封堵桂黔邊疆,依托堡壘工事群完整粉碎雲貴清軍入桂念想。
鐵毅渡江後,按常例派人向城內射入勸降信。勸降信的內容現在都已標準化,大抵就一個意義,若不投降,城破以後官紳及其家屬皆屠。若降,則原官任用。
武昌知府朱昌緒情感很衝動,雙手緊緊握拳。現在武昌城中因為明軍的勸降民氣浮動,很多官員都有降意,特彆是家眷都在城中,家屬又在湖北境內的更是恨不得總督大人頓時開門投降,要不然他們可就活活跟著陪葬了。隻不過拿清廷的俸祿,常日撈些小錢,真要弄得百口長幼連同宗族被承平軍給屠個精光,那可真是冤枉的很。
朱昌緒是湖北襄陽人,順治四年進士出身,按理,他一家長幼都在城中,宗族又在襄陽,冇事理對峙不降,要做主戰派。可從見到張長庚起,朱昌緒倒是衝動連連,口口宣稱毫不投降,寧全城官紳百姓玉碎,也不為賊兵輕辱。這態度,讓其他一心想降的官員們非常討厭。可總督大人拿不定主張,誰也不敢開口說就這麼降了。
對於這個前提,忠貞營方麵冇有定見。他們一向就想打下武昌,但是他們的氣力倒是連漢陽都遲遲拿不下,成果承平軍一到,就等閒下了漢陽城,這讓忠貞營方麵既是歡暢,同時也驚奇起來。很多人都怕承平軍如果拿下了武昌,會懺悔疇前的商定,霸著武昌不交給忠貞營,畢竟承平軍的氣力比他們強得太多。不想承平軍仍然遵循之前的商定,漢陽城破後,他們一兵一卒都冇有進城,漢陽完完整整的交到了忠貞營手中,此舉讓忠貞營大小頭領都是心安,對於渡江攻打武昌更是非常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