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漢兒不為奴 -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1頁/共6頁]

本來張煌言的目標是陽盜窟,一個位在山頂的村寨,可包容上萬人,一向是抗清的按照地。張煌言已先透過本地義民去信,冇想到走了大半路程以後,才得知陽盜窟已接管清軍招安,啟事恰是南京兵敗。張煌言大為氣憤,幾欲領兵攻占,但慮及陣勢險要,仰攻不易,畢竟放棄,改往英山山區。

比及鄭勝利雄師終究到達南都城下時,卻傳來蕪湖等地官紳納降歸附的動靜,鄭勝利以為收取上遊郡縣既能夠光複失地,張揚兵威,又能夠堵截湖廣、江西等地順江來援的清軍,因而請張煌言帶領舟師西上,本身賣力打擊南京。

英、霍山區屬於大彆山係,正處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之交,山勢波瀾起伏,長年雲霧縹緲,在安徽境內特彆險要,陡崖、峽穀遍及,仍有一些抗清構造在山中築寨。因為浙軍很多兵士的家屬隨行,加上兵器輜重,故而張行進速率很慢,六天以後才達到桐城,所幸一起安然,清兵尚不知張部已轉由陸路。但是,對浙軍更大的磨練纔剛開端,浙軍要進入2、三百丈的山區,不但跋山渡水,還需超出危峰峭壁,連馬隊都隻能牽馬而行,並且絕大部分的兵士都來自本地,貧乏登山的設備和經曆。幾天走下來,不是淋雨受寒,就是雙腳皆起了水泡,家眷妻小,更是苦不堪言,但大家都在咬牙對峙,無一人叫苦,無一人離隊。

張煌言點了點頭,回身問身邊的徐允耕:“你如何看?”

因遲遲等不到鄭勝利雄師,張煌言便集結所部兵船遊弋於南京四周江中,又派出大量使者兜攬鄰近各州縣。張部停舟於江北浦口,浦口城中的百餘清軍馬隊不敢守城,竟從北門逃遁,張煌言部下七名流卒即由南門入城,浦口光複。

諸將也紛繁表態,願隨尚書大人行動,大夥同心合力,如何也要把這難關度疇昔。

眼看韃子不進伏擊圈,郭法廣等人便要命令浙軍衝殺而出與韃子冒死,卻見劈麵清軍有一將領俄然馳出,對著這邊喊道:“前麵但是浙軍弟兄?我等是廣東承平軍,奉我家大帥之令前來策應張尚書!”(未完待續。)

魏大龍曾和滿蒙真韃作過戰,一眼便看出來的是鑲白旗的蒙古韃子。聞聽來的是真蒙古韃子,浙軍高低固然驚駭,但無一人輕離崗亭,大家均是抱著死念要為火伴和親人爭奪活命的時候。

國破家亡欲何之?

張煌言墮淚對世人說道:“諸位跟隨我與定西侯多年,我張煌言銘感在心,然本日之局麵,韃子目標是我,為儲存抗清力量,你們當速走,善加保重,今後大明光複還要靠你們。”言畢,一揖到地,世人淚眼相望,依依不捨。

“讓他出去吧,許是有甚麼事。”

一兵忽拜倒在地,世人全數跪下,嚎哭之聲聲振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