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漢兒不為奴 -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1頁/共6頁]

張煌言大驚,不明白清軍怎的行動如此敏捷,後又有來報,這才弄清楚,本來火線追上來的是韃子的馬隊。此時張部高低已是精疲力儘,妻女眷小大家有力,兵士更是餓的走不動道。倘若持續行軍,清軍馬隊追上來後,恐怕張部淹冇就在其間。

魏大龍的話引得諸將紛繁擁戴。

張煌言和參軍鄭允耕商討以後,決定派那假扮和尚的細作帶著他的親筆信去尋鄭勝利的行營,不管如何也請鄭勝利不要撤走,便是鄭軍真的要走,也請鄭勝利能派百艘大船給他。張煌言這是盤算主張在南京上遊對峙下去了。

諸將聽後,都在思考這進與退哪個更好。

張煌言歎口氣,道:“延平王船隊已經航向崇明。”

那販子想起一事,又道:“彆的小人還傳聞韃子有千艘兵船已過安慶,說是甚麼韃子親王往去南京聲援的。”

張煌言達到蕪湖時,部下兵不滿千,船不滿百,幸虧清蕪湖守將趙真率兵趕去救濟南京,蕪湖城無有清兵駐守,本地士紳又都納降,張部這才得以登陸。隨後,張煌言以延平郡王鄭勝利的名義公佈檄文告諭州縣,承平、寧國、池州、徽州四府都有官員士紳派員請降。短短一月便招降光複四府三州四十二縣,又得歸降清軍和本地紳民義勇插手,兵員擴至水陸兵萬餘人。

浙軍高低都不忍尚書大報酬他們墊後,又都知此一墊後尚書大人必就義,以是非論是兵士還是婦人孩兒皆不肯獨走,都道要與尚書大人同死。場麵之悲,聞者落淚,觀者痛心。

張煌言焦炙萬分,鄭勝利雄師一退,單他這萬餘兵力如何也是擋不住清軍的。但是現在蕪湖、池州、寧國、承平四府有大半縣城已歸明朝,無數複明士紳冒著殺頭傷害支撐明軍,若他也和延平王一樣率部撤退,豈不是置這些士紳百姓於死地,更寒了天下複明紳民之心?

蕪湖衙門裡那些雜役奴婢都被清退,值守的都是張煌言的浙軍精銳,氛圍非常嚴峻,前來議事的諸將曉得南京大敗的動靜後,一個個都是麵色凝重。

眼看韃子不進伏擊圈,郭法廣等人便要命令浙軍衝殺而出與韃子冒死,卻見劈麵清軍有一將領俄然馳出,對著這邊喊道:“前麵但是浙軍弟兄?我等是廣東承平軍,奉我家大帥之令前來策應張尚書!”(未完待續。)

張煌言躊躇了一下,緩緩說道:“誠懇說,我也不清楚延平王的打算,達到崇明後是整軍再戰?還是撤走,又或是與韃子媾和?眼下能對延平王直言諫諍的潘庚鐘大人和甘輝將軍都不在了,統統隻存乎延平王的一念之間。不過便是延平成心再次入江,眼下細作探知韃子兵船大增,人馬四出,以是我們需求有最壞的籌算,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對峙下去,不使前功儘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