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1頁/共3頁]
“先生說的,我懂了。”周士相將手一揚,冇有再就此事和顧炎武切磋下去,而是話鋒一轉道:“我想當為官者冇儘到為官之道的任務時,而百姓也冇有儘到為民之道的任務時,兩邊都冇有權力去指責對方,而隻要一方做到了,另一方纔有權力指責對方。從我做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興亡,大家有責!”
“五將弊。孫吳之道,無不曰愛兵。現在之將者,獨賴其私屬親、丁之流,而士卒少甲仗,寡衣食,無異流丐。廟堂之上,則目帥為屠狗惡棍之輩。或侵其餉、或淩其人。將無其誌,且失其氣。有事安可托乎?此將弊也。”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任務!天下興亡,大家有責。”
“今南都初定,但北都尚在滿州之手,天下也是滿目瘡痍,我想強國富民,卻不知從何做起,不知先生可否見教?”
“三錢弊。漢唐兼托米帛,能夠強大;前宋公用金銅,遂至積弱。蓋金銀之屬,唯以賈人流之。吳有絲茶之利,行商雲集;秦獨稷黍之田,無銀可易。故禍出於秦而及於天下,此錢弊也。”
“先生之見確是讓我耳目一新,”周士相沉吟半晌,感慨道:“甲申前後,有幾個想著身上負擔的任務?....肉食者隻想本身的權力好處,成果致失天下,一旦天下得保,此類人等自當不該再享有疇前權力,不然,叫保天下的萬千百姓和誌士如何看。”
顧炎武的意義很明白,隻要能規複中華天下,那明室自可不必存在。這般坦直表達倒讓周士相有些發怔,他冇想到顧炎武的思惟竟會如此“激進”。蔣禿子等一乾部下要周士相稱帝,是為從龍之功,而顧炎武雖未明言勸進,但明顯指出朱明已失天下,故不當再保。二者的目標不異,隻是事理卻分歧。一為私利,一為公義。
“先生方纔說現在滿州率獸食人,是謂我中國乃亡天下,而非大明亡國,照先生之意,這天下顯是要比大明要重。”周士相如有所思。
“恰是此理!”顧炎武微微一笑,饒成心味的看著周士相。
“八吏弊。國度以籍官治郡縣、籍官以胥吏治鄉裡。胥吏世代相襲,籍官積年迭易。故名雖令尹,實多昧於其政,困於胥吏。經年累患,至律令不可而政淪於賄矣!此吏弊也。”
“六稅弊。稅者,國以均富寡也。現在之賦,富者托以功名,賄於府衙,不能利一銖於社稷;貧者亡於催比、迫於胥吏,無可足其賦於國度。而不均者,尤以陝西最甚。以是亂出於秦而及於河洛,終蕩天下。此稅弊也。”
顧炎武安然道:“我所言便是此意。”
周士相呆了一呆,低語道:“若君王也如此,是否也可不必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