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最後一戰[第1頁/共3頁]
現在中南與益州之間的門路完整打通,兩地又獲得了荊州之民的彌補,再加上撣國的那些土著仆從,現在曹操麾下,人力並不貧乏。他籌算死守益州,以待將來。或許,將來另有機遇反攻出去呢。當年漢太祖高天子不就是從漢中出兵,從而囊括天下的麼。
公孫康豪情萬丈:“那又如何,到時我公孫氏另立一國,傳於子孫萬代,一定便比遼東差了。”
因而賜下牛羊、耕具、種子、絲綢、經籍文籍等物質無數。劉備又對來使道:“且去與公孫賢昆仲說,好生在島上生長,將來若想回中土,孤必掃榻以待。”
夏六月,天子贈封劉備祖父劉雄、父劉弘王爵。同月,趙雲、張繡兵出交州。遼東的巨木,源源不竭的南下,甘寧、文聘等人,都被派到了揚州,開端打造海軍。
劉備微微一笑:“時天下亂象已顯,倉促之時,大家割地自保,欲為天子者不知凡幾。此不敷責備也。今公孫兄弟遠渡外洋,宜當廣開教養,使我中原衣冠筆墨顯於蠻荒,此方為大功德也。”
此時,天下大局已然明朗,曹操這邊計謀重心已經全麵轉移到了中南半島上了。留守在荊州的曹軍已經故意有力。稍一交兵,便一敗塗地。而主持荊州戰事的大將曹仁,也隻是聽天命儘人事罷了。他一邊收縮兵力,一邊節節抵當。荊州能搬走的能帶走的,幾近都已經打包帶走了。連荊州的百姓,都被曹操逼迫著給遷徙到了益州,又從益州遷徙到了中南半島。
但想要生長,光靠島上的那些倭人是遠遠不敷的。那麼公孫兄弟就會向中原乞助,求物質,求技術,到時,中原向倭國滲入、節製的機遇就來了。
夏蒲月,關羽拔江陵,趙雲、張繡各引兵分定荊南。曹仁不敵,自引軍退往益州。關羽追之不及,兼之益州門路艱險。遂引軍還鎮襄陽。
曹操仍然留在成都,坐鎮中樞,批示統統。但跟著荊州的失守和劉備的運作頻繁,曹操曉得,最後的時候,頓時就要到了。
因著人丁大遷徙,荊、益兩地乃至還發作了很多動亂,不肯意背井離鄉的百姓們聚焦起來,建議了數次叛逆,可惜都被無情的彈壓下去了。
公孫康和公孫恭接到動靜以後,兄弟兩個不由麵麵相覷。劉備已經同一了北方,眼看著就要實現天下再度一統的目標。遼東,本身還是彆再去想了,那不是公孫氏所能惦記得了的了。認清實際吧。
而後又對公孫恭道:“那劉備傳了信來,倒是很有美意。看來他是不籌算究查我們了。”
公孫恭道:“他這等人物,大誌萬丈,到了這般職位,又豈會再與我們兄弟計算。既然如此,兩家不如各遣使節。我們兄弟孤懸外洋,除糧食以外,各種物質奇缺,將來少不得中原支撐。若能與之互市,倒是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