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1頁/共4頁]
這就是後宅有人的好處,徐佑排闥出來,安休林去了冠,隻留布幘,稀少的頭髮配上獨眼,顏值就彆提了,又夷易近人多年,氣質培養的太接地氣,甚麼王者之風,甚麼不怒而威,幾近和他絕緣。
安排使者去歇息,謝希文是安休林的謀主之一,道:“安休明穩住了朝中局勢,下一步就是措置在京和在外的各位殿下,依我之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罷休一搏!”
這是徐佑本來的籌算,安休林兵少將寡,並無爭帝位的氣力,若要拉攏江夏王,必定要奉他為主。可這話徐佑不能說,幸虧安休林不是真的蠢貨,看得清眼下的局勢,省卻了很多口舌。
安休林懼內,天下皆知,可徐舜華口無遮攔,讓徐佑差點驚出一身盜汗。這麼多年了,徐舜華骨子裡的奇葩涓滴未變,道:“阿姊,大事要緊,我向來不如何在乎女 色,你就彆操心了!”
安休林竟從主位走下來,親身為牧夜餵了醒酒湯,又叮嚀奴婢將他抬到房內好生顧問,旁人各自歡飲,彷彿對安休林如許的行動見怪不怪。
“我們無兵無將,拿甚麼去搏?謝兄酸腐之見,殿下切不成服從。”狄夏沉聲道:“潘陽王氣力尚在殿下之上,可還不是還是奉旨入京?今上已登大寶,為安撫民氣,必不會兄弟相殘,惹天下側目。不如效仿潘陽王,越早歸順,越好出險安身!”
徐佑無法道:“不是……我遠來是客,哪有灰亂王府後宅的事理?若被殿下得知,恐肇事端!”
“你!”狄夏雙目冒著肝火,卻還是勉強節製住想要脫手的情感,道:“堂前議事,暢所欲言,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如有錯,指出來就是,何必言語挖苦,於事何補?”
“隻要殿下入主太極殿,纔有能夠保全安休明的性命,貶為庶人,擇地放逐,總比被彆人害死的好。若顧及兄弟之情,此為最上上策!”
可不管如何,有如許一個姐姐,痛並歡愉著,特彆在孤傲行走了這麼遠的路,身邊有個嫡親的人伴隨,總歸是幸運的。
世人爭論不休,安休林聽的沉悶,沉著臉分開了議事堂,謝希文歎了口氣,道:“大師先散了吧!”
“是!”使者風塵仆仆,垂淚道:“今上派了左衛和司隸府到廣晉傳旨,命我家殿下接旨後頓時前去金陵。殿下怕此去命不久矣,特地讓小人來告訴臨川王一聲,儘早做好籌辦……”
徐舜華眼角微挑,道:“傾慕的女郎?誰家的啊?”
宴席結束,安休林和徐佑密談,徐佑為他闡發了朝中局勢,鑒定安休明坐不穩皇位,一旦有人舉義,四海呼應,足可竄改乾坤,共襄大業。
這是聰明人的做法,不提利弊,不說強弱,不唱高調,人嘛,歸根結底,還是要講情分。從兄弟之情切入,便利翻開話題,安休林苦笑道:“還是微之知我……大兄他不仁不義,無君無父,可畢竟已經即位稱帝,滿朝文武膜拜臣服,我若抵擋,分歧樣成了無君無父的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