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奈蒼生何[第1頁/共5頁]
徐佑欣喜了兩句,安休林清算表情,道:“我徹夜來,是想請七郎再次屈就大將軍之職,領兵討伐益州叛賊。”
兩人反麵,天下皆知,會不會脫手打起來?
當然,冇人承認這是大師個人創作,都得托名於天上的神仙,才氣讓道經顯得高大上。魏晉之前,老子是第一背鍋俠,領銜主編的道經最多也最混亂。
袁青杞固然獲得了天子的敕封,可那隻是正治層麵的承認,若黃庭宗的這三本經籍能夠入三洞道藏的洞真部,也就是說在道統層麵承認了袁青杞受神仙傳經,在人間弘法的汗青職位。
“結婚的男人啊,公然無趣!”見徐佑不接招,袁青杞也收斂了笑容,端坐如仙子,道:“是,我和寧真人互換了觀點,決定聯手厘定神仙圖譜的人選、位次,隻是在某些方麵還存在題目……”
朝廷中軍共有六軍,領軍將軍是六軍之首,掌天下兵要,又被稱為端戎。楚國的端戎是安子尚,他以宗室的身份當領軍將軍,中軍、外軍和諸州郡兵實際上全歸他統管,現在交給徐佑,也就是說,不必再加“都督荊、江、梁、兗、青、徐、豫、揚八州表裡諸軍事”的頭銜,他便能夠合法的變更大楚二十二州的統統兵力。
因謝希文保舉的狄夏,無識人之明,他自請去官,被天子回絕,僅罰俸兩年,算是有了個交代。餘者也有罰有賞,國庫充盈,朝廷冇有鄙吝撫卹,戰死將士的家人都獲得很好的安設,公眾情感開端獲得安撫,冇有激發太大的動亂。
徐佑笑道:“元君談笑了,你又不是我麾下的部曲,身份高貴,我如何恕罪?”
狄夏既死,張槐就成了替罪羊,被免官囚禁家中,算是稍存麵子,允他寫奏章自辯。江子言也臨時停職,回府候參。
散朝時徐佑身邊圍滿了人,他笑著對付著,俄然分開人群走向遠處的謝希文,朝臣們很多愣住了腳步,假裝不經意的偷偷看去。
這不好笑,這就是實際!
可寧玄古一門心機是要鼎新天師道,卻不是和天師道分道揚鑣,他必然還會尊老子為至高神,兩人的衝突,幾近不成調和。
“題目出在哪?”
謝希文費儘千辛萬苦,合縱連橫各方權勢,好不輕易把徐佑的勢頭打壓下去,可跟著益州敗北,統統的運營都成了鏡花水月,被徐佑輕描淡寫的化解,不但重新回到了朝堂,乃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代替安子尚做了楚國的端戎。
徐佑實在心知肚明,後代陶弘景作《真靈位業圖》,為了打擊天師道,將天師道尊為至高神的老子貶入第四等,袁青杞另立黃庭宗,天然會以元始天尊為至高神,就算不貶低老子,也隻能列入第二等。
火線的戰報流水般送來,張槐一起東撤,日夜不斷,直到靠近夷陵時才勉強站穩腳根,然後靈敏的發覺到緊追不捨的天師道前鋒軍有十餘艘鬥艦離開了團體行列,不但往前凸起太深,並且首尾不能兼顧,他立即用計設伏,借風向竄改,用幾十艘載滿柴木的小舟衝出,撲滅熊熊大火,燒燬了這些敵船,重挫了敵軍的銳氣,延緩了他們的追擊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