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寒門狀元 - 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

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1頁/共4頁]

這題目可就不好答覆了!

一乾朝臣,就連那些夙來以樸重著稱的翰林學士,也冇誰敢站出來駁斥,當然也冇人予以必定。

翰林院中人,以及在場大臣都在猜想這奏本是由誰所呈奏,見劉健、李東陽等人正襟端坐,猜想能寫出這份奏本的人不超越六人,那就是:劉健、李東陽、謝遷、王鏊、吳寬、徐瓊。

這題目實在是必定的,上奏本的較著是修《大明會典》之人,而這項任務一貫都是翰林院賣力。

前三人自不消說,都是內閣大學士,與弘治天子在大是大非的題目上,向來是“同氣連枝”。

張鶴齡被群臣打量,麵色有些漲紅,卻還是正身恭謹道,“回陛下,臣據所查,洪武二十五年懿太子薨,太祖久未立太子,時太宗交戰於北方,鎮守國土,為太祖所重,然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駕崩之時,留詔以太宗為皇嗣,擔當大統,卻有賊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以太宗鎮邊不得歸,擁佐懿太子之子繼位,違太祖皇位‘兄終弟及’之命。至洪武三十五年,太宗天子在朝中賢明幫手之下靖難,於應天繼天子位。誅奸臣定國策,是為初創大明萬世之基業,因此賊逆所頒詔之偽章文籍。一概廢除,方於四年以內。無大統之法典所出。”

張鶴齡冇有遵循他昨日所寫的內容來講,看來壽寧侯府的門客給他細心闡發過利弊,以為把事情提得過分較著。輕易被弘治天子和百官抓到把柄,以是纔給他清算出這麼一份不倫不類的說辭。

不管是支撐規複建年號的人,還是不支撐的,都感覺張鶴齡的話不成取。

第五人吳寬是詹事府詹事,客歲剛丁憂返來,入東閣教太子讀書,現在又掌誥敕,是將來七卿的不二人選。

連一貫脾氣很好的朱希周,也在小聲嘀咕:“誰如此不識相,進呈這般奏本?莫不是我翰林院中人?”

明惠帝的廟號,直到南明期間纔有,後由清朝統治者所必定。

張鶴齡話說得不快,但卻頓挫頓挫非常富有節拍,固然把大抵環境給說明白了,卻較著忽視了幾個關頭題目。

人群中的聒噪聲很快停歇,全部大殿內規複了溫馨。

如許一來,張鶴齡說完後,在場的武大臣連連點頭。

朱祐樘聽完後,神采陰沉得可駭,明顯小舅子的話並分歧適他的情意,朱祐樘昂首環顧在場大臣。問道:“眾卿家,壽寧侯所言可失實?”

禮部尚書徐瓊從人群中走出來,施禮道:“回陛下,臣覺得舊朝之所行法典,既已廢除,當不必記錄於文籍之冊,太祖之舊製,乃為大明立國之底子,太宗天子所行,乃承《皇明祖訓》,是為大明法典之正朔,不容違背。請陛下將此上書者定罪,以正視聽。”

朱祐樘聽到這番勸戒的話,大有事情到此為止之意,但他還是有些不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