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1頁/共3頁]
羊陟擺手道:“非也,吾未想保其也。如果平常措置,宮中相鬥毀傷未幾,最多則是那‘治瘟郎’身故,如何減弱宮中?此番吾如此庇護,王甫、曹節之輩必生肝火,其必恐不其侯與皇後結閤府中,到時吾等抽身,靜看宮中相鬥,豈不快哉?”宮中即中朝,府中即外朝,厥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警告後主劉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使表裡異法也。”此中宮中、府中便是此意。
“‘治瘟郎’?這就難辦矣,既如此,汝速帶人前去收押凶手,措置屍身,切勿入獄,收置官署後院,著親信把守,彆人不得隨便出入,以防府中閹宦之人暗害。”
小吏喘了粗氣回曰:“剛纔不其侯家仆報案,其家郎君伏流川於城內金市四周,刺殺越騎校尉曹將軍,連其家仆數人儘皆斃命。”
漢時複仇之風騷行,蓋因《春秋》之義,子不報仇,非子也,伏泉確信隻要有世人作證,曹破石辱他伯父,必不受涉及。
“諾。”
“諾。隻是明府,不其侯乃外戚一族,如此庇護是否過分?”小吏聽羊陟言語,已明自家上官已有保全伏泉之意,府裡有寺人安插之人其亦早知,畢竟寺人士人之間,亦需動靜通達,各方權勢調派特工也是普通。隻是伏泉畢竟乃是外戚一族,並非竇公那樣乃黨人“三君”之一,不該至於如此庇護,讓他們外戚與寺人內鬥不是挺好,傳聞其與皇後宋氏亦有親,可不恰好是士人樂意所見?
――――――――――――――――――――――――――――――――――――――――――――――――――《後漢書・趙壹傳》記錄趙壹於光和元年訪河南尹羊陟,也就是178年,不過我以為史乘有誤,畢竟176年第三次黨錮之禍後,統統黨人支屬全數不得仕進,在家監禁賦閒,羊陟乃黨人,怎能倖免?以是光和元年羊陟應已不在河南尹任上,隻能是之前為河南尹,而《趙壹傳》言光和元年趙壹到京師拜訪羊陟的記錄應是有誤,畢竟史乘也是人記錄的,有誤也普通。
韓靖點頭道:“恰是,煩請公主入宮,覲見太後,多送財帛,向其陳述前事,如有太後與陛下身前勸說,則郎君必無憂也。”
劉華伏完眼神一亮說道,而後一齊出門而去。
“為何?”
“妙極。”
河南尹羊陟,字嗣祖,泰山梁父人,年約天命,其家世代泰山冠族。他留著三綹長鬚,身上透著一股樸重之氣,令人不由佩服。其素有清名,自其為河南尹,下車之始便“不準豪右囑托”,堅拒賄賂,隻按照任職時候來領受俸祿,經常以乾飯蔬菜充饑,由此博得“天下貧寒羊嗣祖”之稱,而其本人更是黨人“八顧”之一,顧者,言能以德行惹人者也,可見其人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