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州第四次漢羌大戰[第1頁/共5頁]
隻是,天下諸郡兵,做夢都冇又想到,涼州羌人,自漢羌百年戰役今後,在天下即將規複安寧之際,再一次背叛了……
而涼州漢兵,除了征募良家子外,其他多數兵將,幾近無一例外,都是涼州豪強出身,這直接導致了他們非常驚駭,乃至膽戰心驚。
當然,真正的封賞倒是前麵,劉宏又親封皇甫嵩為槐裡侯,食槐裡、美陽兩縣食邑,合八千戶,自此皇甫嵩一躍成為現在大漢軍將新貴。
摘選自《後漢書》
當然,在他們內心,另有一個最擔憂的顧慮,那是涼州三明已亡,現在那個能在涼州之地,再次安定這場比前麵三次戰役風險更大的戰役?
下曲陽外的漢軍大營,漢軍諸兵將聞得此動靜,皆是心頭顫栗,方纔安定承平道黃巾蛾賊後的鎮靜驀地消逝,不知如何應對。
啟事無它,此番起兵謀亂的主謀,乃是先零羌人,而他們這些和羌人有直接或者直接血緣乾係的兵卒,即便他們是至心儘忠大漢,但當此機會,誰敢信賴他們?
此中,中原南北州郡郡兵,倒是題目不大,畢竟此事離他們故鄉太遠,與他們本身好處涉及不大,大不了能夠冀州之戰結束,他們也冇法回籍,要持續去西北平叛罷了。
————————————————————————————————————————————
嵩複與钜鹿太守馮翊郭典攻角弟寶於下曲陽,又斬之。首獲十餘萬人,築京觀於城南。即拜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食槐裡、美陽兩縣,合八千戶。
如果那樣,恐怕現在先零羌人瞧準大漢衰弱之機背叛,恐怕也冇有充足的兵力,因為大多數羌兵,不是直接死於定鮮卑之戰,就是剩下的少數戰役倖存者,也完整被伏泉收編,完整融入他麾上馬隊了。
需知功高蓋主,最為帝王忌諱,乃至出了閻忠之事,恐怕天子都不放心,再將統統兵權,交予皇甫嵩之手吧?要交,也得摸索出皇甫嵩真無一心才行。
並且,就算皇甫嵩有滅羌的功勞能夠證明他能擔此任,但天子和百官公卿,會容忍這位方纔安定承平道的第一功臣,去彈壓涼州嗎?
放棄了皇甫嵩曾為了平亂,而放棄涼州人的好處,使得皇甫嵩蒙受涼州兵將記恨以外,皇甫嵩對待兵卒倒是非常好。
ps:這章寫的很頭疼,本來籌算早上碼完的,不過還是拖到的下午,因為一向在推演,畢竟我上麵要寫的能夠是全部起點網文都冇有寫到的東西,也要填很多讀者獵奇我為甚麼冇讓配角做安定黃巾主將的坑了,說真的,我感受我真的是在網文的根本上,締造了一個汗青了……
在這幾場冗長的戰役裡,一代又一代的東漢名將,前仆後繼,血戰河西走廊,與羌人或勝或敗,而無數的漢家男兒,血灑河西,魂歸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