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末皇戚 -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1頁/共5頁]

言罷,伏泉轉成分開,帶著本身那幾十騎馬隊回虎帳,隻留蔡邕一人呆望著他們的策馬背影。

當然,這一次群臣接收經驗,他們主攻張讓,也用張讓的事情,去連累其他中常侍,這一下子就突破了寺人之間的連合。其他常侍見事不涉己,紛繁高高掛起,不為張讓討情,終究導致張讓伶仃無援。

而向栩之事隻是插曲,真正令朝堂起波瀾最大的,倒是張鈞彈劾寺人,若非無本色證據,恐怕諸常侍都將毀滅,這也是他們將各安閒外為官的親戚朋友全數召回,從而收斂的原因,實在是驚駭再出禍事,他們連反擊的機遇都冇。

因而劉宏有詔,讓中常侍等皆冠履視事仍舊,並痛斥張鈞道:“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有一人善者不?”

當天子劉宏將張鈞的奏書拿給張讓等人閱覽,成果張讓等人一看,心下大驚,倉猝當中都在自救。這些人奉侍劉宏慣了,非常明白劉宏情意,一個個又都是會做戲的,放到後代,都是影帝級彆的,因而各自皆免冠徒跣頓首,乞自致洛陽詔獄,並削髮財以助軍費。

張鈞所言,皆是將承平道反叛一事,任務全數推到寺人手中,欲藉著前番中常侍封諝、徐奉的影響力,完整打壓寺人。此舉,是要藉機將寺人一網打儘,可惜心不但太急,又太大了,一下子要把寺人全數往死路上逼,先不說寺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會是那麼輕易的就被他一紙奏書幾百。再說寺人也不是傻子,坐以待斃,任由張鈞踐踏,而不反擊。

到了某次天子召群臣議事,郎中中隱士張鈞便上書道:“竊惟張角以是能發兵反叛,萬人以是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後輩、婚親、來賓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奉告,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宜斬十常侍,縣頭南郊,以謝百姓,又遣使書記天下,可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

至於所謂班惠班其人,倒是指本朝女性名流班昭,班固、班超的mm。其字惠班,博學高才,當時兄長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以後奉旨入東觀臧書閣,續寫《漢書》。伏泉此意,是將蔡琰比作樂律上的班昭,天然博得蔡邕歡暢,當然,偶然候伏泉也不無八卦的在想,恐怕蔡邕在生下女兒後,就有將蔡琰培養成班昭的意義吧?不然,為甚麼要給她取了昭姬這個字呢?還不是意有所指嗎?

聞言蔡邕一愣,隨後想到甚麼,搖了點頭道:“吾老弱之輩,不通兵事,現在大將軍召袁本初入京,想來不需軍功複職也!”

“昭姬尚幼,難當平寇誇耀,需知‘小時了了,大一定佳。’”蔡邕謙善回道,不過他臉上的笑容卻閃現他的真意,的確,任何人嘉獎本身的愛女,是個父親都會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