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袁本初議賺公孫[第1頁/共3頁]
帳下一名四十多歲、麵龐剛正的文士道:“公孫瓚步騎三萬近在修縣,我軍應對其一人還覺吃力,哪有兵力可分?曹孟德精兵萬人,破黃巾、擒劉備雖難以辦到,但收縮防地、死守城池,足以支撐數月。我軍可在破公孫後再南下救之。”此人姓審名配,魏郡人,現任冀州治中處置,深得袁紹信賴。
其二,捨棄公孫瓚,全軍急行軍南下,自東郡渡河,與孟德合力進犯劉備,將其毀滅後再進犯黃巾毛賊。此計壞處是公孫瓚若進犯魏郡,大掠郡縣,收割我軍民之莊稼,將使我軍接受龐大喪失。此計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我軍能夠在兗州施加更大的影響和節製,以免今後曹兗州離心離德,有獨立之念。
田豐、逄紀、荀諶等皆覺得應救曹操,且需停止劉備生長勢頭。審配見統統人都反對本身之議,也隻得開口不言。
他出言擁戴沮授:“沮公所言極是。劉玄德宗室以後,延攬豪傑,禮賢下士,其誌非小,若被他剿襲兗州,今後必為明公大患!當趁其尚未成勢之時,將其扼殺。孟德不成不救,玄德不成不擊。”
田豐道:“豐有三策,請主公擇之。其一,即孟德之計,派一支奇兵,能夠馬隊為主,繞太高唐,經平原,潛入濟南,然後大肆劫掠,粉碎劉備火線,劉備必將分兵還救,則孟德壓力頓減。說不定孟德還能抓住劉備分兵機遇,先與黃巾偽和,然後儘力打擊劉備,一舉破之,然後收降黃巾,儘有兗州之地。此計對孟德自是上計,對我軍而言,不但與劉備結下存亡之仇,並且那隻奇兵估計會蒙受龐大喪失,彆的,麵對公孫瓚打擊,我軍分兵後也將更加困難。孟德定兗州後,自會派兵助我,但遠水不解近渴,我軍短期內必定麵對較大壓力。
田豐遂說出一番話來,滿座讚歎,袁紹道:“田公真吾之良平也。以吾觀之,公孫瓚必入公彀中。”
袁紹大喜,問道:“計將安出?”
袁紹遂問道:“既諸君都言相救。如何行事?是遵循孟德發起,行圍魏救趙之計麼?”
清河國,廣川縣,袁軍大營。袁紹將曹操使者打發下去,將曹操親筆手劄傳示帳下文武,道:“孟德近有黃巾環伺如群狼,遠有劉備窺視如餓虎,實難支撐,故懇請我軍互助。吾本欲救之,何如公孫瓚步步緊逼,脫身不得。救與不救,請諸君議之。”
南陽人許攸現為袁紹帳下謀士,也是個大有來源的人物。少時任俠好義,與袁紹、曹操皆交好。公元一八四年,許攸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人周旌等謀廢先帝,立合肥侯為帝,欲趁先帝北巡時,以防黑山賊為由出兵,以便起事,不料先帝撤消北巡之議,欶王芬罷兵,並召其入朝,王芬懼而他殺,許攸逃亡,被袁紹藏匿於府中,與逄紀一起跟從袁紹逃出洛陽,建議討董。後袁紹計奪冀州,許攸也曾出運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