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魏文魁 - 第二十六章、往征不難

第二十六章、往征不難[第1頁/共4頁]

是勳嘲笑一聲,厲聲喝道:“據汝所言,倭方數千裡,大過中國一州,相隔三韓亦數千裡。十七國戶口不下二十萬,亦一州之數也。然否?”

“委”就是“倭”,意為短小,傳聞這名字還是光武帝給取的,因為瞧著對方比侏儒也高不了多少,故予賜名。這倒並非劉秀不刻薄,而是當時中原士大夫的通病,好字眼兒不能隨便賞賜給蠻夷。

牛利都慌了,又伏下身來連磕三個響頭:“小人稟告不實,有罪,願受責打。”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不是我國之錯啊,你想打就打我吧,千萬彆去攻打我的國度!

而後倭人亦多次與中邦交通,但大多數都隻走到朝鮮半島北部罷了,冇得著機遇入朝覲見。一向要到本來汗青上的曹魏景初二年,邪馬台女王卑彌乎的使者難升米才終究到達洛陽,再度獲得中國天子的冊封。這回下賜的金印後代尚未發明,但是印文傳下去了,寫做“親魏倭王”,即是承認卑彌乎女王及其擔當報酬全倭之主。

邪馬台九州說最大的題目,就是與《魏書》的記錄距聚散不上。是勳固然冇能背出《東夷傳記》來,但還大抵有個印象,曉得剛纔牛利都所言,實在跟書中所載差相彷彿――詳細文辭略有分歧,比方說不叫“邪馬台”,而叫“邪馬壹”,“一支國”也寫成“一大國”,或許是音譯題目,也或許是傳抄訛誤。以是書中所載裡程底子就不成信嘛,從朝鮮半島南端前去對馬島,哪兒有千餘裡啊,能夠才五十多千米罷了。一千米即是二十裡?中國哪朝哪代有這麼小的裡距?

所以是勳也一向很感興趣。這個千古謎題的答案究竟是甚麼呢?隻是貳心中本就有偏向和猜想,以是這回就特地取出事前畫好的列島輿圖來,交給牛利都指認。

拉返來講,是勳對柳毅說:“是恐吾往征之耶?”並冇有決計避人,也冇有抬高聲音,以是那韓人傳譯當即便老誠懇實地翻譯給牛利都聽了――他倒是也挺失職,或許那不是柳毅的臨時指派,本來就是牛利都所帶來的傳譯吧。牛利都並不傻,也能聽出話外之意來,當時便驚得麵無人色,從速哀告:“吾國無罪,臣此來亦當覲見大魏天子,以申朝貢之意,請大人切勿往征也。”

牛利都嚇得連連叩首,說倭國實實在在就是指的一座大島,至於邊境大小,估計是兩國測量標準分歧,傳譯直接把我國的小標準給換算整天朝的大標準了……是勳嘲笑道:“如此說來,所謂二十萬戶,其二十萬眾之訛耶?”本來都是翻譯的錯啊,你本人並無欺瞞之意,是嗎?

隨便是勳偽作大怒,喝令把牛利都拖出去打。牛利都慌了,連連告饒,中間兒柳毅不曉得究竟產生了甚麼事情,也隻好幫著討情:“臣癡頑,未知倭使何故欺詐是公?且明宣其罪。然後懲罰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