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孟堅識淺[第1頁/共4頁]
因而現編一則寓言故事以解其事:“昔有翁臨終,傳其子百畝肥田,雲此中有十萬錢也。其子不識稼穡,乃募工日夕翻之,期得埋錢,三歲不得,家徒四壁,遂恨其父誑也。因而售之鄰居,得錢十千,鄰居耕之、獲之,不三歲而所得糧價十萬錢矣。”(未完待續。。)
誰想到纔剛背完文籍,是勳卻俄然麵色一沉,把話鋒一轉:“按此文也,乃知班孟堅(班固)文章魁首,唯雕鏤耳,識見與馬子長(司馬遷)不成道裡計。”班固的見地太淺薄啦!
是勳悄悄點頭:“實在不然。異域遠國,固無以郡縣之也……”直接兼併西域是不成能的——“然亦不成輕棄。何故言之?要在有二。”說著話開端掰手指頭:“其一,西域雖多雄山、曠漠,綠洲間足可立國,財並敷裕,如有以吞之,乃可威脅中原,如昔之匈奴也。定西域實安涼州,安涼州是固關中——陽關以東,並無險塞要隘,一馬可抵隴關,安不成慮?”
薑敘倉猝叨教:“吾等鄙陋,請侍中教誨。”
薑敘微微點頭:“吾知侍中此計,為使呂將軍目之於西,而不及於東,乃不為朝廷害也,然非悠長之計。遠方殊域,得之難守,棄之可惜,戰端一開,延綿不斷。天下終將一統,涼州不過王化,而使涼州之卒以戍輪台,此勞民費財之舉也,昔孝武天子因之罪己。前車可鑒,侍中三思。”
這一大段話,出自班固的《漢書.西域傳記》,大請安思跟剛纔薑敘說的差未幾,說那種遠方異域,“得之不為益,棄之不為損”,武帝強要串連,成果導致“民力屈,財力竭”,暮年被迫下“輪台罪己詔”,“難道仁聖之所悔哉”。
是勳說成,我們且重新講起:“昔孝武天子初募張騫,為通月氏以夾攻匈奴也。騫去十三歲始歸,雲西域諸國皆病匈奴之暴,乃能通之,可斷其臂。以是遂通西域,屯輪台。以班孟堅意,匈奴既遁,西域乃無所用,所貢殊方異物,唯充內庭,使天子奢糜耳,無益國事,是言當罷……”
是勳心說我讀書少,你彆蒙我,這清楚就是饢嘛,還甚麼胡麻,清楚就是芝麻嘛。不過估計這年代兩物的學名大抵就是“胡餅”和“胡麻”,為傳於西域胡地,故得名也。
楊家仆人端上來這道餅,金黃酥脆,外焦裡嫩,既不是中原風行的湯餅(實在那就是疙瘩湯),也不是是勳“發明”的烙餅,清楚是烤製而成,並且餅麵上還撒著很多玄色的顆粒物。
不想本日在允吾城內倒得見此二物了,也算欣喜。
“是以末年遂棄輪台之地,而下哀思之詔,難道仁聖之所悔哉!且通西域,近有龍堆,遠則蔥嶺,身熱、頭痛、縣度之厄。淮南、杜欽、揚雄之論,皆覺得此六合以是界彆地區,絕外內也。《書》曰‘西戎即序’,禹即就而序之,非上威服致其貢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