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1頁/共4頁]
用天子陛下的話來講,商賈的社會職位或可進步,然政治職位毫不成變,未脫商籍者,家中親眷皆不得入仕,交通貴爵的豪商富商若隨便置喙軍政,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勿以惡小而為之,早日答覆漢室禮教,與諸君共勉!
尤是巴蜀“次富”程鄭被他保舉出任廣漢郡丞後,巴蜀商賈們再無疑慮,紛繁解囊捐輸,且為官府供應了大量外族仆從,大大減輕了國庫支出,也大大加快了蜀道的構築速率。
大農令東郭鹹陽昔年亦出身商賈世家,最能體味到卓天孫此時表情,會心而笑之餘,不免偷偷去瞧禦座上的天子陛下,心中亦更加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
卓天孫昔年父憑女貴,因著女兒卓文君得了天家書重,得以脫商入仕,本身也是行事果斷,官居行人令時便決然決然的將卓氏本家遷入長安,不但將蜀中族業儘數分由旁支打理,從大行府遷調大農府後,更是主動共同朝廷的鐵業整合,讓大農府和少府得以便宜及快速的整並了巴蜀冶鐵業。
以是說,罵人冇家教,等若辱及父母,很多中原先人遭此唾罵,卻不覺得忤,還是我行我素,毫無公德和恥辱之心,為之何如?
天子劉徹倒是擺擺手,笑道:“這可不當,終歸要留下半數,這皇室實業的分子非止是每歲分潤紅利,亦可視為我大漢天家對忠君報國者的必定,你已得為列候,子孫今後可襲爵,將這些分子好生傳下去,先人也就不會忘懷你本日之功勞,卓氏也就無愧世家之名了。”
卓天孫自是竭經心力,依仗著卓氏在巴蜀商賈中的號令力,以本身脫商入仕的經曆為鑒例,壓服了諸多巴蜀富商出錢出人著力,投入蜀道的構築,且承諾他們今後可從蜀道贏利,也初創了大漢處所官府向官方商賈“招商引資”的先河。
在大農府任官多年,他豈會不曉得,天子陛下雖是鼓勵和攙扶商貿,卻也非常顧忌商賈涉政,廷尉府更頻頻製定新律,對官商勾搭者科罰極重。
冇人敢向卓天孫賄賂,卓氏更多積德舉,佈施百姓,且經常向長秋基金捐募善款,在官方口碑還是不錯的。
天子劉徹倒是“獎懲清楚”,對著叩首謝恩的卓天孫笑言道:“愛卿雖因功封侯,然當殿失禮之罪還是要罰的,不若這般,近年得封候者,皆賜下皇室實業的分子,你若要抵過,便罰冇半數分子,如何?”
丞相,禦史大夫,太尉,是為三公,凡是能安穩做到任滿,是告老致仕而非出錯被貶謫,天家多數都會為他們封侯的。
卓天孫雖位列諸卿,然比之九府大卿還差得遠,更遑論統領政務,軍務和監察體係的三公了。
果不其然,卓天孫複又連連謝恩,直道願將統統的分子都用來抵過。
卓天孫非常光榮,若非他昔年決然脫商入仕,當今的卓氏本家後輩何故得期官身,卓氏又何故得有本日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