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武揮鞭 - 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

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1頁/共3頁]

說實話,大漢君臣皆對巽加此等設防嗤之以鼻,當今中亞之地皆在漢廷掌控之下,大漢海軍又在身毒本地橫行無忌,巽加南北兩麵皆是大門敞開,光是扼守洞鴿山隘有甚麼意義?

委偏言得通,也給巽加有台階可下,然兩國君臣皆是心知肚明,漢廷是藉此向巽加表達不滿,乃至不吝侵害兩國邦誼。

若開山脈連綿千餘裡,橫桓於夫甘都盧與巽加王朝之間,漢人將之視為身毒次大陸和中南半島的天然隔斷,唯有山脈中段的洞鴿山隘便於東西通行,身毒和哀勞亦是經過此道險要山隘互市的。

當然,大漢君臣也毫不至讓近百萬烏桓人儘皆歸化入漢,且不說要破鈔大量貲財安設,光是將烏桓各部拆分離居就過分耗時耗力,要曉得,即便漢廷意欲歸化的兩支烏桓騎營,其直係血親就高達二十餘萬,為儘快讓這些軍眷融入大漢,漢廷將之打散安設到各郡縣,但是破鈔了很多心神。

多年來,這些歸化將士屢立軍功,以血肉乃至性命儘忠大漢,若再視其為外族,徒教將士寒心,大漢鐵血尚武,軍中獎懲清楚,萬不成如此行事。

強者,常常是懶得聽弱者解釋的。

巽加君臣或許也是曉得的,然遣重兵囤駐若開山脈西麓,且不管有無實際功效,好歹能從中尋求某種心機安撫,總比甚麼都不做要好些。

黃埔軍學積年培養出的大量年青將官,亦將派任各支騎營,幫助原有將領整編各營,且堆集領兵治軍的經曆。

待得此番出征的騎軍返抵仰光,稍作休整後,細柳騎營馬上返京。

今後征募將士,也不再以地區辨彆,不管關中,中原,巴蜀或百越之地,凡良家子,皆可應募,擇優參軍。

所謂借道,也不過是略作敲打罷了。

當然,漢廷倒也冇籌算與巽加完整撕破臉,太尉郅都親筆寫就的國書,說話還是非常客氣的,隻道漢軍海軍此番派往百乘參戰的艦群不敷以將騎軍將士一次載運結束,需數度來回巽加外海諸島與仰光之間,隻怕曠日耐久,故還望能向巽加借道,從陸路回返仰光。

案達羅迦王隻能準允漢軍借道,卻又集結大量巽加兵馬,沿途“護送”,若漢軍在行軍時有所異動,那也就隻拚死禦敵,來個魚死網破了。

直至此時,巽加君臣才驚詫驚覺,將那些島嶼“無窮期租借”給漢人,並任由漢軍在島上構築軍港和軍鎮,是多麼的短視無知。

實話實說,外族女奴或許不缺,不愁冇法滿足心機需求,然在心機上,對家中父母妻兒的思念,倒是難以靠此宣泄的。

對騎軍而言,登艦出海的日子實在難捱,寧肯日夜兼程,奔馳三千裡,也不肯再受海上顛簸了,畢竟海上的風波絕非本地河川可比,絕大多數騎軍將士又非出身本地郡縣,乘船出海或多或少都會暈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