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1頁/共4頁]
“張騫,遣使往康居和大月氏兩國,公佈詔令,自本日起,務必多遣遊騎巡查其國國土,遇匈奴西遷者,殺無赦,如果放跑半個匈奴人,舉國誅絕!”
“西逃!”
父皇常日千丁寧萬叮囑,讓他厚植官方名譽,積累在臣下心中的威望,不必顧忌太多。
宗正卿劉歂破天荒的主動議及軍務,世人卻不覺不測。
毫不誇大的說,大月氏反倒但願康居真敢藉機出兵,往大漢天子臉上甩耳刮子,如此大月氏便可仰賴漢軍,反殺乃至毀滅康居!
劉徹屈指小扣禦案,這就是事趕事了。
“就在今歲開春,漠北匈奴已是結束內鬨,屠耆單於之子,左賢王欒提莫皋,即大單於位,號莫皋單於。”
匈奴大帝,不是匈奴單於啊!
七支戍邊騎營,僅餘婁騎、胃騎和畢騎可供調派。
帝皇如此,儲君亦是如此。
莫要談笑了,安眠都得服軟認慫,大月氏和康居有甚麼本錢跟大漢叫板?
屠耆單於身後,匈奴諸王再度為爭奪大單於墮入混戰,相互率部廝殺,久久對峙不下。
唯有莽頭莽腦的太子劉沐,出言前未及三思,不過腦筋,儘顯其暴躁和稚嫩。
太子劉沐更是深知內幕,那烏維乃是漢廷以福壽膏節製的暗子,已然投奔當今在歐洲鬨騰得短長的軍臣單於去也。
劉徹身為人父,膝下有唯有獨子,天然還是極力發掘自家傻兒子身上的閃光點,藉以自我安撫。
一旦匈奴人融彙南歐文明,從本質上竄改遊牧民族的劣處,如後代般占有歐陸,收伏諸多蠻族,建立起真正的帝國,無疑會是個不小的費事。
違背漢帝詔令?
劉徹微是頜首:“依郅公看來,我漢軍若大肆出塞,往火洲剿滅羯人,欒提且車又會如何?”
甚麼叫金口玉言,就是口中所言隻能是玉非磚,不然就免開金口,免教臣下看輕!
身為穿越眾,他自是曉得匈奴的固執和難纏,更不肯見呈現甚麼匈奴大帝。
放眼大漢,最想夷滅匈奴者,絕對要數老劉家,高祖的白登山之恥且不提,就說和親數十載,送去的宗室女可很多,這特麼國恥加家恥的,殺光匈奴人都不解恨。
“放眼當今之世,能與我大漢鼎立者,唯安眠與羅馬,卻也隻因去國甚遠,伐之不易罷了。然真令朕顧忌者,倒是看似元氣大傷的匈奴!”
參騎和觜騎正在“巡狩”中南半島,剿滅漏網流竄的外族蠻夷,奎騎和昴騎又在威懾安眠及押送仆從。
天子劉徹不由抬眸,冷靜看了眼自家的蠢兒子,遂又闔上眼瞼。
諸位公卿亦是默不出聲,殿內頃刻沉寂下來,氛圍莫名的詭異。
劉徹自是瞭解劉氏宗親的心態,旋即頜首道:“聽任羯人在火洲牧羊也是不當,既有損植被,更損及我漢廷威望,既是不好出兵剿滅……孔僅,你且給胥浦太守徐隅去函,當今哀勞已然除國,胥浦應是有很多百姓斷了生存,敦煌可臨時為他們稍稍放寬邊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