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1頁/共4頁]
三伏將至,漢廷君臣繁忙多日,終是趕在休朝期前將大半軍政要務歸置安妥,天子劉徹方纔得了些許閒暇,考較太子劉沐的功課。
嗯……
劉沐應道:“然也。”
為父言至於此,你若仍無有建立,反是徒教為父絕望了。”
劉沐輕聲道:“那滇國太子非常害怕兒臣,席間語焉不詳,然多少流露了些許,彷彿故意求娶宗室女。”
劉沐忙是點頭:“滇人膽量再大,也不敢明著讓我漢室與之和親,應是莊氏王族為舉海內附提早策劃,想與劉氏宗親聯婚,畢竟有東甌和閩越的前例,滇王獻國必應敕封列候,若與劉氏宗親聯婚,既多了層保障,亦利於儘早撇去歸化蠻夷的名頭。”
劉徹麵色稍霽:“無妨,世人謀事,從無儘善儘美之舉,若萬事皆要考慮到無有疏漏才付諸實施,反是常常貽誤良機,且一人智短,世人智長,身為人君,不但要不恥下問,更須曉得拋磚引玉,集眾智,納良諫,纔不至剛愎自用。
朝臣們雖不知天子陛下心機,見得大行令遲遲不訪問滇國太子,卻也不覺不測,且不甚在乎。
劉徹複又問道:“你覺得如何?”
當然,這亦因父皇聲望甚高,以暗衛、尚書檯和禦史府為主體框架的層層監察體製又已非常完美,自傲儲君及群臣皆不敢朋黨陰私,且父皇膝下皇嗣當今唯他一人,帝位傳承幾成定局,所謂“從龍之臣”也隻是親冷淡近分歧,早早投入太子羽翼下的臣子,今後收益也不似過往曆朝曆代般來得高。
似太子劉沐這般不肯伏輸的脾氣,倒也不全然是好事,感情不纖細,更不易墮入煩悶,隻要能辨明大是大非,曉得謙虛受教,行事手腕粗糙些也冇甚麼大不了。
劉徹搖了搖躺椅,倒也不覺不測,語帶戲謔道:“甚麼兔子能收其心?”
當然,天家威望還是要顧及的,不能真如地痞惡棍般不要麪皮,能將陰招耍成陽謀,不失麵子且無有非議,卻又能處理實際題目,這是個技術活,學起來可不輕易。
正因如此,於治國之道和帝皇心術,天子劉徹向來無有儲存的悉心教誨,太子劉沐也是無有顧慮的細心體味,冇甚麼父子相忌的陰私計算。
“怎的?”
這是後代史家對武帝朝的評價,史上武帝朝本就是賢臣虎將集合發作的黃金年代,當今更因劉徹穿越而來,發掘和培養出更多才氣卓著的人才,後繼之君若無鐵腕,怕是鎮不住朝堂的。
莫覺得帝皇教誨都是堂皇正道,真正光亮偉岸的君王,多數不得好死,老劉家的天子們向來曉得如何耍陰招,與高祖劉邦是一脈相承,這才締造呈當今的煌煌大漢。
帝皇雖是稱孤道寡,然若真是失道寡助,真成了孤家寡人,那離亡國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