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2頁/共4頁]
田勝聽完天子的策畫,自是欣喜不已,這堆棧定是大有賺頭的,他早就想涉足此中,隻是田氏的權勢不似竇氏那般大,影響力僅限京畿三輔,想在各郡縣廣設堆棧,還得天子發話纔好辦。
接管大漢的文明影響實是柄雙刃劍,比方東甌和閩越,彷彿已成為農耕之國,又是背靠大海,冇計謀縱深,如果大漢出兵征討,他們除了冒險出海,逃往東鯷,意即後代的台蛙島,就再冇旁的退路了。
西域使臣們又不傻,呈遞這般國書,不要命了?
歸正大漢現下也冇太多邦交事件要措置,外邦蠻夷誠懇臣服朝貢就好,不平就揍到服,甚或出兵滅他丫的!
歐複鳴和鄒餘善見得大漢天子既開邊市,又未在兩郡擺設重兵,曉得大漢是真的偶然大動兵戈,滅了東甌和閩越,皆不由鬆了口氣。
大行府的屬官見著這般景象,內心儘是罵著直娘賊,過往大行府是諸多府署裡最為安逸的,現下忙得比年節都冇法過了。
“大大滴明白!”
劉非和田勝皆出言應是,不過是如艾格服飾和結合製衣般,相互分占市道,相安無事。
若得以依仗大漢鐵騎強軍,憑甚麼還要尊奉那群蠢貨為王?
歐複鳴和鄒餘善好歹是屬國的藩王,又是前來入京朝貢,掌外夷邦交事的大行府自不宜怠慢。
東甌和閩越卻大是分歧,自歐複鳴和鄒餘善各自弑兄篡位,彆離作了東甌王和閩越王,已遣使重遞國書,承諾向漢廷永久臣服,並將兩國太子儘皆送來長安作為質子,已示誠意。
既然都稱王了,總得向大漢這宗主國遣使,故而邇來駐在長安蠻夷邸的西域使者數量暴增,本是多有空置的院落塞得滿滿鐺鐺。
朝鮮國的前車之鑒就擺在麵前,歐複鳴和鄒餘善不傻,既然大漢天子詔令他們入京朝貢,還是老誠懇實奉詔入朝的好。
現在大漢出兵西域已近半年,常常攻城掠地,便會攙扶新王,西域諸國本就是小國寡民,再被漢軍決計裂解,讓歸附的部族朋分城池,攻占的十餘國短短時候冒出百餘藩王。
聞得兩位藩王已出發前來,大行府的屬官們忙是整葺蠻夷邸,更要騰出很多院落,以便安設隨兩位藩王入京的多量使臣,侍衛乃至侍女。
竇浚能有甚麼體例,近年他已不如何管事了,心心念念就要靠著清河百貨為竇氏先人多攢些祖業,免得他們此後再冇法入朝為官,又無所事事,乃至衣食無著。
天子劉徹是曉得自家這舅祖父愈發怠惰的,卻也冇過分苛責,讓外戚轉型本就是他決計鞭策的,竇浚偶然再爭權奪利自是最好。
皇室實業在北闕甲第興建的堆棧要有可供出租的獨立院落,占地頗廣,就建在蠻夷邸的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