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漢武揮鞭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

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1頁/共4頁]

不過考慮到大將軍郅都已在南越待了兩年不足,公孫昆邪去代替他也算不得過分委曲。

朝鮮南部本地近年慘遭漢人捕奴隊血洗,除卻被擄為仆從的精乾男人,老弱婦孺皆被儘數搏鬥,端是屍橫盈野。

嶺南地區廣袤,當今卻僅餘四座大城,是為番禺,蒼梧,布山和合浦。

臘月間,朝鮮使團從都城王儉城出發,入大漢遼東邊塞,由千餘遼東郡騎隨行監控,日夜兼程趕往漢都長安城。

南越王位上那傀儡般的小娃娃,也不知甚麼時候就會暴斃短命,讓朝廷順勢除國置郡。

現下派了個年幼的太子來,就不怕朝鮮今後如南越國般,被立個傀儡般的國君麼?

秦檜替趙構背了近千年的黑鍋,他冤不冤?

竇嬰不敢私行做主,忙遣信使數千裡加急,前去長安城向陛下請旨。

彆說現下朝鮮中部另稀有十萬軍民,就算隻存萬餘精兵,儘數躲進山地丘陵裡落草為寇,都是大費事。

或許郎衛和羽林衛的戰力也很強,但論到正麵疆場的兩軍對衝,壓根是兩碼事。

何況南越的軍隊已被儘數斥逐,甌騎和閩騎卻還得以組建騎營,似胡騎和羌騎般歸入漢軍體例,可見劉徹這大漢天子對東甌和閩越的將士還是比較放心的。

東部邊疆完整安定後,便可差遣烏桓雄師北上,打掃沃沮,挹婁乃至鮮卑,持續用物質換仆從,買人頭,能殺多少是多少。

後代宋朝的嶽飛如何死的?

武將想加官進爵倒是有捷徑,打場大敗仗就行,不過風險也大,誰都不敢包管百戰百勝,刀頭舔血的謀生是靠命去搏的。

漢武揮鞭的作者在說甚麼,信賴大師懂的。

劉徹之以是故意接管朝鮮乞降,自有旁的策畫。

夫租城之以是被視為朝鮮重鎮,正因朝鮮北部和中部的連接部極其狹小,東麵本地的夫租城距大漢遼東郡東南端的番漢塞僅二百餘裡。

但是冇等群臣保舉,天子劉徹便是再度下旨,著膠東王劉寄除宣曲校尉,遷任細柳校尉;著廣川王劉越除宣曲監軍,遷任細柳監軍;著宣曲軍候公孫敖升任宣曲校尉。

至於朝鮮和三韓,且先坐看他們相互廝殺,今後看看倭島有甚麼動靜,再做籌算好了。

若非匈奴未滅,劉徹真不肯留下烏桓這個隱患。

既是有了越冬避寒的大城,還撤兵何為?

得入細柳騎營,將來必有建功立業的機遇,這是大漢數千萬臣民的共同認知,更遑論成為細柳騎營的主掌仆射了。

到時朝鮮的衛氏王族除卻這太子衛長,怕是都要如南越的趙氏王族般,被漢軍完整屠絕了。

朝鮮中部多為山地丘陵,不好打的,莫忘了後代設備精美的美帝與中原誌願軍打很多慘烈。

福榕候鄒餘善倒是暗自嘲笑,衛右渠那廝太蠢,如果親身前來乞降,或許還能似昔日東甌國和閩越國般得以內附大漢,衛右渠也能似他和歐貞鳴般得封大漢列候,好歹留得全族性命,安安穩穩的繁華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