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1頁/共4頁]
被選入台閣者先稱守尚書郎,一年後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劉徹想得比阿嬌更深,更遠,但他向來鮮少迴避題目,而是挑選直接麵對,唯有正視題目,才氣嘗試著將之化解。
有此等前車之鑒,劉徹可不想如惠帝般“被絕嗣”啊!
劉徹現下未滿而立之年,倒冇想到要禪位,然對小劉沐的培養必得加快,讓他更快的生長起來,起碼要真正學會庇護本身,光有武力悍勇,那是遠遠不敷的。
試想劉徹如果突然薨逝,劉沐尚且年幼,阿嬌又是莽直脾氣,母子倆隻怕要被人生吞活剝,落得骸骨無存啊。
世人拾柴火焰高,一個豪傑三個幫!
天子劉徹天然冇瘋,太子可涉入政務,太子屬官倒是要避諱的,那就得在尚書檯閣“安插”個小耳目,以便自家傻兒子能從尚書檯探知乃至調閱部分國政策問。
“朕何時扯過謊?”
劉徹想藉此看看自家傻兒子到底有無傳承社稷的潛力,若實在不可,終歸能早做旁的籌算,當真考慮如何為自家妻兒留條退路。
孝道崩壞之時,即漢室社稷坍塌顛覆之始。
大漢以孝治天下,不是冇有啟事的,孝道乃是中原最底子的品德基石,人君不為典範,何意服膺天下臣民。
守尚書郎的晉升路子極其特彆,三年後必可升任侍郎啊!
太子殿下帶著奉侍他多年的宮人們,直接“拎包入住”,本來在未央宮內的寢殿雖臨時封宮閒置,然諸般器物多是原封未動,且會有宮人經常掃灑。
諸禦史覺著天子陛下過分孟浪,守尚書郎雖為內朝官,可由天子隨便拔擢,然讓虛年十歲的小屁孩出任,實在有些刺眼。
雖稍顯杞人憂天,但未雨綢繆終歸是好的,冇需求為此賭上妻兒的性命。
阿嬌不依的拽著劉徹的袍袖直閒逛,顰眉道:“臣妾是覺皇兒年事尚幼,怕是給陛下和諸大夫添亂。”
劉徹見得自家傻婆娘頹自唉聲感喟,不由點頭髮笑:“愁眉苦臉何為,每日皇兒都可前來陪你用午膳。”
天子劉徹見得自家傻兒子行事安妥,確是非常欣喜的,好歹會動腦筋了,也冇失卻重情重義的本心,畢竟是在垂垂長大啊。
宮邸學舍的課業本就不輕省,劉沐又已得冊太子,隻怕要更加繁忙,不成能每日前來問安的,畢竟大漢宮城占地極廣,就算有廊道相連,然來回間怎的都要耗去大半個時候。
侍郎本為掌守宮廷流派的郎官,常充當車騎侍從天子,後因陛下設了尚書檯,既掌傳宣詔命及密奏封事,亦將諸大夫從蘭台遷入尚書檯,歸尚書令轄製,主帝皇策問謀議,侍郎也是以變動為尚書檯屬官,且是尚書令的佐官。
過分的庇護,隻能滋養出溫室裡的花朵,國政龐大,人道難懂,若劉沐真是待得即位為帝才學著理政,那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