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1頁/共4頁]
120輛卡車中有100輛是運送庫倫所需求的物質和設備,彆的20輛有4輛裝載護送的陸軍,其他16輛運載著第一批的6架飛機,包含4架單座飛機和2架雙座飛極,和呼應的地勤設備及零配件。
旗盟軌製已在蒙古實施了近300年,各部也根基風俗了這套軌製,但在這個時候,卻限定了庫倫周邊的旗盟部落的挑選,因為一但出逃就進入了彆的旗盟範圍,要麼引髮膠葛,要麼破其他的旗盟範圍兼併,是以有些旗盟部落以為即然哲布尊丹巴八世都己經歸順了華東**,本身也冇有需求再對峙了,也有的旗盟部落則是以為能夠臨時向華東**投降,等候機會,如果清廷出兵光複蒙古,則立即歸正;當也有部分旗盟部落還是挑選了遷徙,不過終究仍然有20多個旗盟,向華東**臣服。
措置完了這些最根基的事件以後,龔建陽起首要措置的,就是哲布尊丹巴八世,畢竟他的身份特彆,也有些敏感,並且華東**現在也需求哲布尊丹巴八世的共同。群眾軍占據庫倫以後,哲布尊丹巴八世一家以及一些原庫倫的官員都被囚禁在冬宮,陳金剛和歐陽隆興都曾麵見過哲布尊丹巴八世,要求他共同群眾軍的事情,當然兩人也都對布尊丹巴八世承諾過,隻要他儘力共同,華東**能夠包管他的人身安然。
此次來的當然不是隻要龔建陽一小我,連他在內共有5名元老,此中一人是插手了庫倫賣力人合作,固然失利了,但也情願來庫倫事情,當了龔建陽的幫手,叫張立源,另有兩人是龔建陽在煙台任市長的部屬,被龔建陽連哄帶忽悠,決定跟龔建陽來庫倫,叫尹宏、劉慶瀾,最後一個是女大夫的,叫烏蘭托雅,在舊時空裡是蒙古籍,穿越的時候是一名客滾船上的一名軍籍護士,算是周唯穎的同事,現在己晉升到了醫務主任,她是誌願去庫倫事情,來由是想回故裡看看,併爲故裡做點事情,固然在舊時空裡,她的籍慣是呼和浩特,但據她本身說,在她的祖父那一代,實在是從庫倫迴歸的蒙前人,是以庫倫也能夠算是故鄉。當然庫倫之行也是需求醫務職員的。
而另一個企圖則是用飛機打單、震懾蒙古的各盟旗部落。
固然內蒙、外蒙還是有必然的辨彆,但和漢族人比擬,蒙古籍的事情職員明顯更能適應庫倫的事情,此次高瑾便從錦州的蒙古籍事情職員中,提拔了40人,插手庫倫的行政個人。如許全部庫倫行政個人的總人數超越百人,這個配置到是不低的。
之前蒙古部落都是遷徙遊牧而居,實際是能夠在全部蒙古地區隨便的遷徙,當然幾個大部落都有本身較為牢固的權勢範圍,但能夠遷徙的範圍仍然相稱廣漠的,但淸廷統治期間,在蒙古推行旗盟軌製,將大部落拆分紅多少旗盟,並規定各旗盟的權勢範圍,遊牧就隻能在本身旗盟的範圍內停止,這就大大限定了牧民的遷徙範圍,無益於清廷對蒙古的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