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1頁/共4頁]
固然這些詞都非常新奇,但李鴻章也聽得出來,對方說的都是好話,嗬嗬笑道:“老夫此次冒犯來訪,豈當貴方如些美意歡迎,實在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馬丁內斯道:“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可就是上帝保佑英格蘭,讓我們不消麵對如許一個可駭的敵手,但如許一個科技發財、產業強大的國度,如何之前向來冇有傳聞過呢?”
實在他們看到的艘兵艦是長白山艦,屬於071型兩棲登岸艦,長為210米,寬為28米,滿載排水量為2萬噸,固然首要的作戰任務是兩棲登岸作戰,但在艦首也想配了一門與嶽陽艦、三亞艦不異的PJ26型單管76MM隱身炮,在舊時空裡,這一型兵艦是中國水兵除了航空母艦以外,最大的水麵作戰艦隻;而另一艘是太湖艦,屬於093A型綜合補濟船,艦長178.5米、舷寬24.8米,滿載排水量為2.3萬噸。
而在這艘兵艦的當中,還停著一艘體形差未幾的船,不過這艘船並不是兵艦,因為在船上建立著四座龍門架,兵艦是冇有這麼乾的,應當是一艘鋪助服從的艦船,但能夠製作得這麼龐大,也是相稱不輕易了。
而在秦錚的內心也不由心出一種不實在的感受來。穿越了五個月,也見過幾個汗青聞名的人物,如張佩綸、瓦徳西。但他們論分量和李鴻章都相差甚遠。固然在舊時空裡,關於李鴻章的評價是毀譽參半,有人以為李鴻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民賊,一個卑鄙無恥的大漢奸;也有人以為李鴻章是清末最巨大的政治家,是一名汗青的巨人;另有人以為李鴻章是中國近代產業化過程的開辟者,如此各種,能夠說是反差極大。
實在這個期間到也不是造不出這麼龐大的船隻來,但普通隻是民用船隻,而兵艦並不是造得越大越好,因為兵艦的佈局強度,飛行的速率都不是民用船隻可比,兵艦製作得越大,對佈局鋼的誇大要求越高,對動力的要求也越大,這些題目不處理,一味的尋求龐大,是冇有任何意義的。
這時張佩綸來到李鴻章的身邊,伸手指著船埠上的人群中,一名頭戴帶沿軍帽,身穿戴一套藍色軍號衣的人,道:“中堂,此人就是外洋華人中的領袖之一秦錚,他在外洋華人中,任政委之職。”
而這時李鴻章也換好了全套一品大員的官服,繡袍馬褂,頂戴紅翎,胸前還掛著一圏硃紅色的朝珠,精力抖擻,在張佩綸、李經方的伴隨下,來到船頭上向船埠上看去。
李鴻章點了點頭,現在他對外洋華人的幾個領袖人物都非常熟諳了,曉得這個秦錚但是外洋華人中排名第二的領袖,上一次張佩綸拜候天津,就是他出麵驅逐的。不過那次秦錚是在天津的海河船埠上驅逐張佩綸,而此次驅逐本身,秦錚卻親身趕到大沽口來,申明外洋華人對本身的態度,明顯是要比對張佩綸要正視很多,是以李鴻章的內心也很有一些得意,看來這夥外洋華人很懂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