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婆羅洲(四)[第1頁/共4頁]
泰山號的塢艙裡能夠安排16艘衝鋒舟,每艘衝鋒舟長16米,寬3.2米,吃水0.6米,排水量16噸,載重5.5噸,用柴油機驅動,最大航速為18節,在最高航速下的航程為40-50千米,而航速為12節時,航程能夠達到80千米,一艘衝鋒舟能夠搭載45名流兵,含3名衝鋒舟駕駛員,舟首裝配一挺14.5毫米機槍。一共效能夠將超越600名流兵投奉登陸,為一個標準的分解營。
泰山號停靠在間隔海岸邊約莫10千米的處所,艦尾對著海岸的方向,實在如果真的登岸作戰,必定不會從10千米的間隔開端,因為這還在岸炮的射程以內,固然在策動登岸的時候,都是在岸防火力己經被摧毀了大半以後,但必定會有一些殘剩的炮火,是以如果是在戰役或是練習的時候,起碼在間隔海岸邊15千米以外就應當建議登岸作戰了,不過這隻是普通練習,並且隻是將登岸的流程都走一遍,也就冇有那麼嚴格,就從間隔海岸邊10千米開端。同時岸邊也冇有安插保衛的兵力。
羅嶽等人坐在海灘的觀禮台上旁觀,在這裡全部海灘能夠儘收眼底,並且藉助望遠鏡,也能夠看到很多細節的處所。在這個期間,也隻能有如許的前提了,固然現在華東政*府庫存另有幾架攝像無人機,但不成能為這麼一次練習動用。
各項事情都籌辦好之,觀禮台上向空中打出三發信號彈,宣佈此次登岸練習開式。在泰山號上,立即拉起了開端登岸的鈴聲,一個分解營的兵士立即都從本身的歇息室裡出來,在泰山號的後船麵上調集,然後順次下到船艙裡,順次的登上衝鋒舟,這些行動,在這幾天時候裡己演練過了多次,兵士們也都非常諳練了,是以冇用多長時候就己經完成,並且非常順利。
這時第一排衝鋒舟的鎖練己經解開,而塢艙裡的操縱職員立起雕欄,衝鋒舟一起滑出艙門, 進入大海裡,進入海中,各艘衝鋒舟上的駕駛員啟動發動機,操縱衝鋒舟向岸邊駛去。而在泰山號的塢艙裡,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衝鋒舟也都順次滑落下海中。
並且泰山號的艦體較大,能夠給登岸的兵士供應較好的歇息空間,矜持力也比較強,是以能夠停止較遠間隔的登岸作戰,而此前的衝灘式登岸艦噸位較小,隻能在近間隔活動,在作戰範圍上,也要差很多。能夠說泰山號船廠登岸艦的退役,才使水兵陸戰隊俱備了遠洋登岸作戰才氣,真正成為一支兩棲作戰的軍隊。
在觀禮台上,很多人點頭歎惋,羅嶽到是不動聲色,一來是羅嶽現在己是位高權重,居移氣,養移體,也練成了幾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二來畢竟是新戰術、新設備,出事也是普通,不值得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