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1頁/共4頁]
第二部分則是對第一次鴉片戰役的前後,中國和歐洲各國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對比,主如果農業文明對產業文明、小農天然經濟對社會化大出產經濟、朝貢體係對貿易殖民體係、亞非拉被殖民和歐洲各國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
顛末穿越者的查抄以後,這一批兵器的質量根基過關,是以也將第一批付出款的50萬兩白銀托付給張之洞,然後裝船。
聽完了秦錚的講座以後,在場的門生、教員纔對當代天下的格式、社會、經濟生長有了一個全新的熟諳,同時也天然大感此次真是冇有白來,有很多人還光榮,幸虧是自已此次來了。
而另一方麵也是此次講座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參加職員所冇有聽過的,由其是第一部分的歐洲各國生長史,門生們之前隻聽過肢鱗片爪,並不成體係;而第二部分東西方的社會經濟對比分係,更是前所未聞,因為此中的很多結論、看法,在這個期間甚致都還冇有構成。而對第三部分中是保守派、洋務派、維新派、反動派這四股力量固然體味的多一些,但也冇有秦錚如許非常體係的講授申明。
隨運需船隊進入長江的是兩艘小兵艦加上秦錚乘座的318艇。不過英國人到是還算取信,對船隊一行並未設製甚麼停滯,船隊一行非常順利的就達到了武昌。
而這時張之洞也己將第一批托付的兵器彈藥都籌辦好了,包含有漢陽造88式步槍5000支,槍彈150萬發;仿造馬克沁機槍30挺,機槍槍彈10萬發;仿造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20門,炮彈3000發;77毫米野戰炮40門,炮彈6000發;105毫米榴彈炮10門,炮彈1500發;125毫米榴炮8門,炮彈1000發。
不過秦錚明天籌辦第一講的內容並冇有從第一次鴉片戰役開端講起,而是中國近代史的收場白,也相稱因而一個總領性子講座,內容主如果分為三個部分:
本來上一次秦錚離武昌以後,趙鳳昌就向張之洞進言,但願能去一趟天津,近間隔的察看外洋華人的風采氣像,以便於張之洞今後和外洋華人打交道。這個建議也正中張之洞的下懷,因為張之洞曉得,李鴻章曾多次派人去天津和外洋華人來往,本人也親身拜候過天津,而張之洞要加強和外洋華人的關糸,天然不能隻在武昌府等著外洋華人找上門來,還要主動走出去,一來這是禮尚來往;二來隻要到了外洋華人的處所,才氣更全麵的體味外洋華人;隻是張之洞身為湖廣總督,公事多忙,可不像李鴻章那麼輕閒,本身是不成能去天津的,如果讓本身的首席幕僚趙鳳昌代本身走這一趟,對外洋華人也不算失禮,同時本身也信得過趙鳳昌的眼力。
因而秦錚也隻好向趙鳳昌、辜鴻銘、榮俊業三人報歉,臨時是回不了天津。而三人也對些表示了瞭解,畢竟現在最大的事情就是抗俄。因而都留在上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