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北靜王來訪,陝西宣旨使[第1頁/共3頁]
“你蠲了忠順親王的庫平銀,皇上是很讚美的,這麼著,到內宮領了頂戴聖旨以後,便動手辦理吧。仇都尉也給了你黃匣子,有事能夠密摺專奏,本王先行一步了!”水溶走了,興兒恭送出去。
興兒笑道:“主子曾經措置過兩件相反的案子,一件是耕戶刁蠻,占住了情,在業主大擺酒菜期間,打傷業主,主子罰他賠銀,因為此奇蹟主占了法和理!業主耕戶本無尊卑,卻有高低之分。一件是業主剝削欺侮很多耕戶,主子罰業主下獄,因為法、情、理他都站不住腳。”
尤二姐被王熙鳳半哄半騙、半哭半笑的騙進了榮國府,興兒得知動靜後,沉默無語,他更明白,很多人都說王熙鳳變得賢惠了,也隻要賈寶玉和林黛玉深知尤二姐處境不妙。
“主子未逢上課考,但這請功還是該請的,不然火耗歸公,大師都冇處動手了。”興兒笑道:“教養也與我無緣。”
實在水溶最最不成思議的還是周興的態度,本王是誰?世襲北靜郡王,上書房議政王大臣,他很少不足暇時候,回家靠近的都是甚麼人?一是送禮,二是送錢,求的是甚麼?一是名,二是利。乃至有些官員湊趣、奉承、恭維阿諛的嘴臉,水溶每次想起都噁心反胃!俄然碰到一個態度平常的微末小吏,水溶反而感覺內心好受了一些:“本王就是你口中的‘話家常者’,周大人,攤丁入畝,火耗歸公,聖上已推行天下了,這是兩條很好的戰略,前者可解地盤兼併之危,後者可解國庫虧空,亦無益於吏治清算。本官倒是想問問,周大人感覺,州縣為官者,該如何樣纔好呢?”
“主子伸謝聖主!伸謝王爺!”興兒思忖,這天子幾次無常,一降一升,大起大落,不是用心讓人戴德嗎?並且還派了北靜王過來,不正代表他的正視?
興兒搖點頭道:“魏晉九品中正,上品無豪門,下品無士族,隋唐開考場以來,至今六百多年矣。它能存活至今,必有它的啟事。凡是事皆有相對性,既然有人看出了它的弊端,必定也有它的不好之處。如果拔除科舉,四書五經六藝,國度何故取才?雖說名臣武將很多不是考場出身,但也有前明張居正等人。這弊也是讓人好笑,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可謂過五關斬六將,時文取才範圍刻薄古板,謂之八股,冇有人能夠隨便闡揚,不下苦工夫,必不能成。但是,如果精通了八股,詩詞歌賦,可謂信手拈來。縱橫今古來看,凡測驗之法,皆有弊端,這是永久冇法處理的!公允也隻是相對的。王爺,主子在遼寧,見過一個八十歲的老童生,還想再考,主子感慨萬千,特此作了一副春聯:行年八旬尚稱‘童’,可雲‘壽考’,至今五經猶未熟,不愧‘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