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四十六回上[第1頁/共7頁]
章望道:“那裡肯放?你不見由兒、回兒兩個都押在那邊呢。”
一時出了東府正院,內儀門上早有青綢小車相候。碧芸服侍洪氏上車,放下車簾,方命小廝抬起。穿過穿堂,至寬處架上馴騾,出東角門,往西過到章府正門,再自西邊角門入,直至垂花門方下來。又過一道東西穿堂,方是西府這邊內儀門。進到門內大院落,洪氏便往東廊的三間小正房走去:恰是李氏慣常居坐宴息之處。進到房中,就見李氏歪在窗下暖榻上,跟前周氏捧巾帕,季氏端漱盂,顯是纔剛服侍洗了臉。洪氏忙討濕帕子淨了手,再從中間站的小丫環手裡接了茶盤茶盅來,奉侍李氏吃茶。李氏接了杯子吃一口,就叮嚀周氏季氏:“你兩個先出去罷。我跟大奶奶說話。”兩人並丫環們都退到了屋外。李氏就讓洪氏近前挨著坐。洪氏便在暖榻前一個繡墩上簽著身坐了,笑問:“母親尋我,有甚麼事叮嚀?”
洪氏忙道:“不過頑笑一句,神佛有靈,哪能跟我個小婦人子計算?隻是當真起來,有的隻替神仙佛祖重塑一尊兩尊金身、進獻一台兩台帷幕幔帳,按我的想頭,不如就把錢物舍給寺裡,請他代我們一年四時舍米糧衣物、熱水湯藥,再請上一萬份經文,也由寺裡做主,隨喜散人。如許既積了咱家的陰德陰鷙,又財儘其用、物儘其能,還不必我們本身操心,可不是三方無益?”
洪氏又問:“那麼太太那邊,你如何說?”
洪氏笑道:“嬸嬸體恤我,我端的有福的。隻是這話頭要想個好的。不然,彆人還當我們家稍有些甚麼,就儘情浮滑起來了呢。”
李氏感喟道:“我向來曉得你是個實心的,一意做事,從不存私利。家裡不管甚麼大事小情、人頭臉麵,都周殷勤到。是以上我也儘管納福,從不要多操心。隻是今番的事體,柴哥兒他們幾個落第當然是大喜,但也不宜籌辦過分。一者我們家世代讀書,在彆人,落第便是讀書讀出了頭,在咱家不過是立品的底子,爺們兒哪一個冇有的?且英哥兒他們這一輩,依著祖訓科舉入仕,更是才邁出了頭一步,前麵的路還長著。這會子就這麼歡天喜地滿天下鼓吹,今後再進一步時又該如何辦?這是第一件不算計。第二件,長幼有序,主次有彆。由哥兒下月初二結婚,這不獨是你們父母兄弟四個的大事,也不是我們長房的大事,實在是顧塘章家一家一門一族相稱要緊的大事。繼嗣承宗,人丁滋養,孝之大道,百口闔府都該先緊著這樁事體來著力,其他的都可暫緩靠後纔是。由哥兒是長輩,凡事不好開口,你做母親的,莫非也不替他多想一想?可不是冇算計的?再有一件,是英哥兒的婚事。前日老爺說,雖說你們跟壽生起初商討了,等英哥兒明春下過場再端莊一樁樁辦,隻是到底兩家嫡親至密,又是親上加親的功德,如何就跟偷來的鑼一樣掖著藏著不聲不響?現在家裡功德正多,人來客往,少不得就有人動問,若再冷靜地不張揚,對英哥兒也委曲,對林丫頭也不恭敬。倒正該瞅著合適的時候,漸漸地一點點往外透出這些個意義纔是。一會子你家去,就把老爺的意義跟望兒說了,讓他再跟壽生十足氣,看都如何往外頭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