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第3頁/共5頁]
南安太妃年紀雖大,卻並不是個胡塗不知事的人。朝廷成心削藩,天然把四大異姓王看的如眼中釘肉中刺普通。此中北靜王剛及弱冠,自忖心機手腕不如賢人,早早交了兵權娶了公主以示其忠。現在雖不妙手掌大權,但每日安逸讀書安享尊榮,倒也樂得清閒。
但就算不是賈探春,也會有張探春,趙探春。這時候最不缺的就是賣女求榮的父母,以及紅顏薄命的女兒。
動靜傳到尤家的時候,尤三姐兒也是大為震驚。她記得在原著中雖有南安郡王兵敗被俘,探春被南安太妃以為義女和親出嫁的情節,卻已經是在故事的最後了。可現在卻俄然提早了好些年……
朝中百官想來也曉得賢人的顧慮,事關朝廷顏麵,以及南安郡王的性命之危,孰重孰輕?
尤三姐兒聞聽陳氏這一番話,也跟著一聲長歎。
要不是南安郡王之事牽涉甚廣,賢人恨不得直接摔了那番邦小國遞來的國書,欽點兵將揮師西海,直搗其王庭。
陳氏說了一句話,複又光榮起來。還好自家的女孩兒要麼嫁人要麼訂了親,隻剩個四女人年紀尚小,即便是這兩年相看起來了,也得過兩年才氣成事兒,倒是用不著操這個心了。
這會子不年不節的認甚麼義女,南安太妃此舉的確就是司馬昭之心。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南安郡王好歹是朝廷四大異姓王之一,就連賢人都不敢直言不顧南安郡王的性命安危揮師西海,世人天然更不好多言。
當今也感覺無法。他雖不喜忠康親王,但是自問對幾個侄子侄女兒還是一視同仁的。更不會做出捐軀自家侄女兒和親來調換南安郡王性命之事。
賢人聞言沉默了一回,方纔問道:“父皇的意義……是想承諾和親?可宮中並無適齡的公主——”
這也是當今自繼位後療攝生息,導致國泰民安,國庫豐盈,又極力清除吏治,對峙精兵練兵,以是百官並不懼戰之故。
老賢人便說道:“朝廷早有削藩之意。現現在南安郡王兵敗被俘,那些個文官武將嘴上不說,私底下也必然群情紛繁,都張望著呢。南安郡王雖不成器,其祖上到底是替朝廷建過功的。何況他又是因戰被俘……能讓他返來就叫他返來罷,總不能叫外頭群情朝廷刻薄寡恩。”
彼時南安郡王兵敗被俘,番夷小國以此威脅朝廷以公主和親之事早已鬨得人儘皆知。滿長安城內沸沸揚揚,特彆是家有適齡女孩兒的皇親國戚,更是如臨大敵。恐怕朝廷會為了贖回南安郡王而捐軀了他們家的閨女。是以幾次入宮覲見,當著老賢人、賢人並幾位太妃太嬪、皇後妃嬪的麵兒,話裡話外的探聽聖意。此中以忠康親王最為忐忑。他剛因著朝廷冊封郡主一事跟賢人老賢人鬨了一回,這會子偏又出了番邦小國意欲求娶公主和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