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春弭(1)[第1頁/共4頁]
進忠勸道:“時候不早,愉妃娘娘既已接了主子,也可早點安息了。”
海蘭看著她的背影,目送她踏著宮燈傾流而下的一泊亮光徐行走進,淚水潸但是落。
海蘭點頭,“公公一起辛苦。”她正要挪步,隻感覺足下唯有窸窣之聲,恰是如懿平白天不離的一枚金累絲嵌珍珠綠鬆石蝶舞梅花香囊。那香囊以細金絲累累綴起梅花十二朵,花蕊處均嵌紅色珍珠一顆,以綠鬆石琢成胡蝶模樣,內側鑲金,陰刻梅花十九朵,朵朵如生。囊內存著如懿最愛的沉水香,香氣幽然,猶自感染她衣袂之間。
燈燭被減至兩盞,昏傍晚暗。她漸也適應了暗淡,熟諳了周遭物事的表麵與錯落。容珮端起蓮形銅燈,謹慎護著燈芯,替她照亮察看。
進忠道:“愉妃娘娘,主子得從速進翊坤宮去。春寒料峭的,總得進了裡頭纔好安息,隔了外頭不該有的東西。主子也好埋頭機過啊。”
她打了個寒噤,身上的素青色雲紋折枝蓮花大氅顯得格外薄弱,在夜風裡顫顫地顫栗。如懿望著熟諳的甬道上一盞一盞亮著的昏黃燈火,彷彿照著本身早已看不清的昏昧前路。一起送她返來的人是福靈安,那是孝賢皇後親弟傅恒的宗子。她與孝賢皇後的恩仇宮中皆知,又當落魄之際,福靈安這一起伴隨,天然冇有甚麼好神采,照顧也不全麵,不過是容珮細心伴隨,才熬了返來。
那是他與她來時的路。從嫻妃起,以皇後終,還是走不到天長地久的絕頂。
廢後之意昭然若揭,外務府最通上意,如何不知。如懿步進佛堂,見青燈還是,佛尊含笑,一如疇前。菱枝再開櫃子,四時衣衫還算全麵,連暖閣裡如懿的一副繡花架子,各色絲線都還不缺。便知海蘭所能死力辦理的,便是如此了。
冷風湧動,在甬道間吼怒穿越,打得鬢邊一支白玉蓮首壓發綴著的一綹紅瓔珠流蘇,沙沙地打著耳際,是冰冷的疼。海蘭眼底淚光一閃,解下本身身上的織金南荑曲字紋貢緞大氅披在如懿肩上,那大氅的領口袖口皆圍有白狐腋子毛,非常和暖。
進忠伸手一攔,“愉妃娘娘,皇上說了,進了翊坤宮就不必出來了。您玉足矜貴,這一步邁不邁,您可得考慮清楚了。”
名分不決,老是落在難堪地裡。
容珮雙唇顫抖著道:“外務府的人怎能夠如此待娘娘?皇上尚未廢後,他們便迫不及待了麼?”
海蘭本冇有跟著南巡,她一早得了動靜,急得嘴角都上了火,便領著人候在了翊坤宮外。
和敬坐到天子身邊,一副女兒家密切之色,毫不諱言,“孃舅提及翊坤宮娘娘觸怒皇阿瑪那日,本是從西湖邊上船要去禦船上的。那夜本是孃舅戍守在西湖邊,他若看到翊坤宮娘娘,原該禁止,也少了一樁膠葛。當時令娘娘還不是皇貴妃呢,也一樣憂心皇阿瑪,怕禦船上保衛不周,以是特地問了孃舅禦船上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