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將士要有誠信[第1頁/共3頁]
朱元璋被馬秀英數落地越來越冇氣勢,最後隻好讓步,並對外宣佈道:“謝再興曾經立下很多功績,叛非其誌,死前已有悔意,故本王寬弘大量,既往不咎,寬恕其家人罪過。此後還望各位將相勵精圖治,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馬秀英冇有朱元璋想的那麼龐大,她聽到朱元璋並冇健忘白文正的功績,承諾同一天下後再賜與誇獎,不由嗔道:“那你從速寫信給文正說一聲,免得這孩子曲解了你的意義。”
“但是謝再興已經懼罪身亡,你何必把對他的肝火撒在他的家人身上?”
朱元璋吹鬍子瞪眼,“混鬨!女子嫁人,該當從夫,便是夫家的人天然跟孃家冇有乾係了。”
朱元璋點頭承諾,但是沉重的軍務和一件突如其來的動靜讓他很快就健忘了這件事情,乃至於最後又釀出不幸的悲劇。
馬秀豪氣結,“是,是,怪他不識你的美意自取滅亡。但是文忠在他臨死前已經承諾不會殺他家人,你又何必讓文忠失期於人?”
另有一個啟事朱元璋冇有說出來,世子朱標這時已經有十歲了,朱元璋驚駭如果再封賞白文正,會讓白文正功高蓋過幼主,權重難製。他固然口口聲聲說把白文正、李文忠、朱沐英當作本身的親生兒子對待,但是當他的親生兒子朱標等孩子出世後,他的表情已經漸漸產生了竄改,侄兒再親也不如本身的血脈親啊。他決不答應他的侄兒、養子將來會超出於他的親生兒子之上!
馬秀英固然說不再管朱元璋的政事,但聽聞這事牽涉到李文忠的名聲就倉猝求見朱元璋,“我早就給你說過,越俎代庖亂許配那些女孩遲早會出事情。哪有做父母的連本身女兒出嫁之事都不清楚的,又不是貨色的供應分派,此次可惹出事端了吧。”
朱元璋不平氣,“是謝再興本身不識我的美意,與我何乾?”
白文正還覺得朱元璋召他來是要嘉獎他,冇想到是被朱元璋罵得狗血淋頭,又羞又氣,連馬秀英的麵都冇見,就忿忿不高山分開應天府。
但是讓李文忠想不到的是,當他押送謝再興的兄弟和家人迴應天府敘職時,朱元璋竟然命令要將謝再興的族人全數正法。
“本王的女兒怎能和彆家的女兒一樣?”
朱元璋親生兒子多了後,就不在乎義子了。他讓李文忠認祖歸宗,也讓白文正重新歸到大哥名下,如許大哥就有後代持續血脈。朱沐英是個孤兒,不知父母姓氏,以是仍然跟他姓朱,當著養子。
但是朱元璋還是憋了一口惡氣無處可泄,便將白文正召來痛斥一番,“一樣都是我的侄兒,你看文忠多懂事,屢建奇功,你卻好逸惡勞,隻知花天酒地、不務正業。我經常聽將士說你驕侈觖望,即便對長輩也目中無人,此次更是激得謝再興叛變,你給我歸去好好檢驗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