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但使祭孔應有暇 未熟火器戰法新[第1頁/共4頁]
聽得孔端友婉拒,三娘也不覺得意,微淺笑道:“我開鎮山東數年,常以不能親身祭孔為憾。現在山東路高低軍政大事皆井井有條,我也有工夫參與其事,我也不怕那繁文縟節。至於女子不能參與祭孔,這裡我想來有失公允。上古傳說,我等人種乃是女媧娘娘所造,女媧娘娘便是位女子。再有每位男人漢也都是女子所生,何故女子不能參與祭孔?再者春秋之時,孔賢人亡故後,他的妻女不也插手過祭奠麼?何況我乃朝廷封敕的藩鎮之主,鎮守一方的宣撫使,有官位皇命在身,女子身份隻是旁枝末節,孔大師可歸去與孔府高低商討,不必糾結此等細枝末節。”
正所謂內行看熱烈,熟行看門道,與梁山諸將驚奇於火器兵竄改戰局的惶恐分歧,孔端友等一乾名師大儒、鄉紳富賈則更多的是惶恐於這類實兵對抗的實在壯烈。固然刀槍火器都顛末措置,但如此實兵對抗始終還是極其傷害,公然一戰下來,有白餘名流卒受傷,有十幾個重傷的乃是馬隊墜馬受傷,而更多的是木製兵器鈍擊而至,另有一些士卒則是石灰入眼受傷。幸虧頓時便有安道全等醫療典官上前救治,倒也冇有鬨出性命來。但孔端友等人對山東路軍馬的凶惡,印象深切,就是這般演武,對本身人也能下如此狠手,這支軍馬是多麼的殘暴啊。
就連後代汗青上,西歐諸列強在麵對每一次軍事竄改之時,也是經曆了很多的盤曲。西班牙風雅陣中冷熱兵器混用開端,到成熟的火槍兵線性陣列戰法,也是經曆了冗長的光陰,方纔圓臻具熟。而放棄前膛火槍改用後膛火槍,也是顛末端狠惡爭辯與實戰火線才順利竄改。
但見兩邊各是一千五百人馬,此中弓弩手三百,藤牌手兩百,步人甲重步兵兩百,火器手兩百,重甲馬隊兩百,驃馬隊三百,隻看士卒盔甲、軍火、坐騎便一目瞭然。
隨後三娘笑語盈盈,一一勸酒,飲宴以後,請諸人安息半晌,隻等旁觀午後還要停止的一場實兵操演。實兵操演也就是分紅藍兩軍,以不異人數和兵種停止對抗,這也是初次靠近實戰的一場操演,這不但磨練軍中士卒更磨練統領軍頓時將的批示才氣。
孔端友聽了後也無可回嘴,更不敢再多說甚麼,隻得沉默不語,三娘又笑著續道:“孔大師也無需擔憂,此趟本宣撫使切身參與,禮遇規格自會更高,並且本宣撫使也會親做祭文,以示對先賢人的恭敬。我想孔賢人身前便有有教無類之語,想必他在天有靈,也不管帳較甚麼女子身份,不然就顯得孔賢人太小家子氣了,孔大師你說是麼?”
孔端友被三娘言語僵住,三孃的官位權勢又擺在那邊,加上三娘答允進步祭孔的禮遇規格,這也是孔府高低的一種殊榮,思慮再三後,孔端友隻得躬身道:“此事小可歸去後便與族中商討,遲早答覆宣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