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攻破大名緩稱王 先霸梁山高築牆[第1頁/共4頁]
話分兩端,卻說城中之事。李應、孫立兩個,去殺梁中書長幼一門良賤。劉唐、穆弘,去殺王太守一家長幼。鄒淵、鄒潤,卻在司獄司前接住來往之人。
次日五更,景陽鐘響,待漏院眾集文武群臣,蔡太師為首,直臨玉階,麵奏道君天子。天子覽奏,大驚,問計擺佈。
隻見左部下殺聲震響,火把叢中,軍馬無數,倒是豹子頭林沖,拍動青驄馬,手持丈八神矛,徑搶梁中書。李成手舉雙刀,前來迎敵。當時李成偶然戀戰,撥馬便走。左有宣讚,右有郝思文,兩肋裡撞來。孫立在後,催動聽馬,併力殺來。正鬥間,背後趕上小李廣花榮,拈弓搭箭,射中李成副將,翻身落馬。
當時天氣大明,三娘、盧俊義、黃文炳在城內鳴金收軍。眾頭領分軍守定四門,府庫倉稟各處要地後,都到留守司相見。劉唐、穆弘引蔡福、蔡慶來相見,都是大喜。
眾頭領皆是轟笑起來,三娘抬手止住後,起家來緩緩說道:“今趟雖攻陷大名府,但此地離我梁山稍遠,分兵於此,孤懸於外,定遭官軍重重圍殲。我意放棄此地,待回盜窟後,先圖霸盜窟附近州縣,進而獨步山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待得天下有變時,複興雄師,囊括天下,此方乃上策!”
再轉東門,連續火把叢中,隻見金槍手徐寧、,左有李忠,右有周通,三籌步軍豪傑搶先,手拈樸刀,引領一千餘人,殺入城來。梁中書徑奔南門,捨命奪路而走。
卻說梁中書奔到西門,接著李成軍馬,急到南門城上,勒住馬,在鼓樓上看時,隻見城下兵馬擺滿,燈號上寫道:“大將呼延灼。”火焰光中,抖擻精力,施逞勇猛;左有韓滔,右有彭玘,催動聽馬,雁翅普通橫殺將來,隨到門下。
但見:煙迷都會,火燎樓台。紅光影裡碎琉璃,黑焰叢中燒翡翠。娛人傀儡,顧不得麵是背非;照夜山棚,誰管取前明後暗。斑毛老子,放肆燎儘白髭鬚;綠髮兒郎,馳驅不收華蓋傘。踏竹馬的暗中刀槍,舞鮑老的不免刃槊。如花仕女,人叢中金墜玉崩;玩景才子,片時候星飛雲散。可惜千年歌舞地,翻成一片戰役場。
便在留守司堂上,三娘教智囊黃文炳,在城中傳下將令,一麵出榜安民,一麵救滅了火。梁中書、李成、貴顯、王太守各家長幼,殺的殺了,走的走了,也不來究查。便把大名府庫藏翻開,應有金銀寶貝,緞匹綾錦,都裝載上車子;又開倉廒,將糧米分發滿城百姓了,餘者亦裝載上車,將回梁山泊倉用。
傍有禦史大夫崔靖出班奏曰:“臣聞梁山泊上立一麵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術。民氣既服,不成加兵。即目與金國商討共同出兵伐遼,各處軍馬皆備撻伐之事,若要起兵撻伐梁山,深為不便。以臣愚意,此等山間逃亡之徒,皆犯官刑,無路可避,遂乃嘯聚山林,恣為不道。若降一封丹詔,光祿寺頒給禦酒珍羞,差一員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撫諭,招安來降,以此支兵馬一併征進伐遼,公私兩便。伏祈陛下聖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