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2)[第1頁/共5頁]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餘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餘欲令要道必行,桴鼓呼應,猶拔刺雪汙,工巧崇高,可得聞乎?
岐伯曰:主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氣候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謂勝至,報氣屈就而未發也。複至則不以六合異名,皆如複氣為法也。
岐伯曰:厥陰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少陽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及為丹火票瘡瘍,嘔逆喉痹,頭痛嗌腫,耳聾血溢,內為;主勝則胸滿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岐伯曰:打量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餘以知之矣。其於正味何如?
帝曰:差稀有乎?
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帝曰:三品何謂?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
岐伯曰:高低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要也,擺佈同法。《大抵》曰:“少陽之主,先甘後鹹;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鹹後苦;厥陰之主,先酸後辛;少陰之主,先甘後鹹;太陰之主,先苦後甘。”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
帝曰:其逆從何如?
岐伯曰:勝複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複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大抵》曰:“君一臣二,奇之製也;君二臣四,偶之製也;君二臣三,奇之製也;君二臣六,偶之製也。”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製以緩,補下治下製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軌製也。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製小其服也。遠而奇偶,製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高低三品之謂也。
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複起,何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