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太子之議[第1頁/共3頁]
楊暕忙道:“父皇,兒臣,兒臣以為,現在大隋有父皇在,天塌不下來,父皇所到之處,叛軍無不望風披靡,是以隻要父皇親征,便能夠很快安定天下之亂。”
等大師都說夠了,明劍頓時命令將楊暕、楊杲和楊倓都請到了大殿上。
楊倓倒是沉著,他安閒說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兒年幼,尚不知治國之道,孫兒情願從明天開端學習治國之道,比及哪一天皇爺爺以為孫兒有才氣了,孫兒再做決定吧。”
蕭瑀開口,彆的大臣有一些擁戴。
楊杲頓時退下了。
不過現在大臣們這麼說,明劍想不攻打長安,都不可了。
楊暕聽了楊倓的話,也沉著了下來,他忙說道:“回父皇,燕王所言甚是,兒臣也還不懂治國之道,兒臣也情願從現在開端好好學習,請父皇恩準。”
蕭瑀是蕭美孃的兄弟,並且也是個剛正不阿的大臣,一貫有甚麼說甚麼。
支撐楊杲的大臣也都傻眼了,這的確就是扶不起的阿鬥啊,本來覺得楊杲常常跟天子呆在一起,天子寵嬖他,當太子的概率更大,冇想到,他完整冇有大誌壯誌。
明劍笑道:“趙王仁孝,朕甚欣喜,你不是帝王的料,下去吧。”
封德彝一說,彆的大臣也紛繁合適道:“請陛下出兵,攻打長安!”
“遵旨!”
明劍頓時問楊暕。
這話說得,讓明劍不好下台了,實在遵循他的假想,是最後攻打長安城的,因為其彆人更好清算。
蕭瑀保舉的也是楊暕。
“你們三個,大臣們保舉你們做太子,那你們都說說看,該如何安定這大亂之世,齊王你春秋最大,你先說吧。”
現在已經冰寒地凍,朝廷卻要出兵攻打長安城,這在凡人看來,的確是不成理喻,不過,明劍必定不是搞著玩的。
明劍哼了一聲,又問楊杲道:“趙王,你想做太子嗎?”
楊杲楞了一下,說道:“父皇,兒臣不想做太子,兒臣隻想孝敬父皇,對其他事情不感興趣。”
“既然諸位愛卿這麼說,那朕就親征長安,傳旨:命秦瓊領兵為前鋒,羅成為副將,率兵先行,再命齊王監國,留守洛陽,死守各地,不得私行行動,一應物質,要好好調配!”
楊倓真的很會說話,這話說得,讓支撐他的大臣固然焦急,但卻佩服。
明劍便說道。
而他也想做太子,但如何說,卻一時想不出來。
自從元德太子歸天以後,大隋朝的太子之位就空著,這對傳統的大臣來講,是不成思議的。
楊暕和楊倓退下了。
戶部尚書蕭瑀說道:“啟稟陛下,現在朝廷稍安,是應當會商太子的事兒了,國不成一日無君,亦不成一日無太子,陛下現在已經年過五十,不要躲避這個題目了。二皇子正值丁壯,可為太子,為陛下和社稷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