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超慢性子[第1頁/共4頁]
有劉仁贍保護壽州,加上城牆堅不成摧,李璟倒也放心。派劉彥貞前去聲援,送一些補給糧草,疇昔倒也無礙。畢竟劉彥貞也曾擔負過壽州守將,他對那邊的環境也有一些體味。更何況此一戰乾係嚴峻,劉彥貞也非常清楚,倒也不怕他亂來。
壽州的防備確切太強了,相對許州這個對抗南唐第一線來講,二者底子不在一個級彆。固然許州的兵力很強,但城牆的防備力就顯得非常虧弱了。萬幸這一次是主動打擊,如果是防備的話,許州底子撐不了多久。
壽州的職位與滄州一樣,南唐對抗大周的第一城,防備力乃至比起滄州更強。因為大唐水軍遠比大周更強,契丹人打擊滄州的時候不消擔憂大周水軍繞厥後一個前後夾攻,但周軍打擊壽州的時候就必必要防著大唐有這一手。這也就是為甚麼壽州比滄州更難攻打的啟事。
厥後李璟先一步感遭到危急,以為劉彥貞的氣力與脾氣底子不敷以駐守壽州,以是讓他回朝。固然劉彥貞的口碑向來不錯,但李璟很清楚劉彥貞就是一個繡花枕頭,底子不能委以重擔。
剛開端的時候劉彥貞還冇想通,內心還挺歡暢,官職升為太尉那可比一個小小的節度使強多了。但厥後才發明,太尉官職雖高但手中實權未幾,而節度使固然官職不高,卻有一方生殺大權。
這類乾係就像是當年的郭威到了滄州,他也不成能變更滄州一兵一卒,他頂多幫忙符彥卿守城,或是提出建議。但這個建議采不采取完整看符彥卿的態度,郭威冇有任何資格乾預。
李穀立即命令籌辦讓兵士分批撤回許州以外,起碼要先退出淮河地區,不要與大唐水軍正麵牴觸。並且要在浮橋以外,不能把河中浮橋當作獨一活路。隻要能度過淮河,大唐水軍就算來了他們也敢一戰,打輸了大不了順道逃竄,不需求過河的環境下,水軍不敢追下岸,打贏了還能守住浮橋。
劉仁贍道:“大人經驗的是,下官必然改,必然改。”
這類環境就像是郭威圍城潼關之時,他還能夠用計將李守貞引出城外,固然那一戰郭威必勝,但如果能將李守貞引出城外的話,能夠極大減少兵士們的傷亡,但這一招對劉仁贍是絕對行不通,他是一個絕對引不出來的人。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你連這個事理都不懂嗎?”劉彥貞道:“現在敵軍撤退,這不恰是追擊的好時候嗎?撤兵必然冇有陣形可言,此時反擊便能一舉毀滅周軍,叫他們永不敢犯我邊疆。”
很快,劉彥貞與副將鹹師朗也趕到了壽州。雄師隊也根基趕到,隻是後盾補給還需求一些時候,一行人站在城牆垛口之上,看著遠去的一些灰塵,此時已經看不到周軍的身影了,隻是間隔還不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