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354、蜻蜓(4更)[第1頁/共2頁]
而乾珍玩玉器、典當的這些行當,本來也有些不好的風俗,都曉得外人對宮裡獵奇,凡是甚麼呢,隻要能冠上個“宮裡流出來”的說法,那身價便能翻上好幾番。
如許想著,不知不覺她便又貪酒了。喝著喝著,不知已是喝了多少,昏黃當中卻驀地想起,那些查驗過的物件兒裡,彷彿彆的有一兩件是有些眼熟的。
傅恒這便收了欒大,叫他暗裡裡內城外城地去查。
細心查問了那商家,聽描述那來典當之人的表麵,模糊聽出來是毛團兒的模樣,這便坐實了是九兒的。
這便是皇上的私恩了。便是犒賞都不叫記檔,就是將這物件兒真正給了她了。管她如何用呢,或者是賜給人去,或者是暗裡裡給了本身母家,要麼就是這麼典當了呢,總歸外務府是無證可查的。
這簪子,自是皇上按照九兒的性子叫造辦處做的,便是隻拿著簪子,都可設想到這兩枚簪子若簪在她青絲之間,便又是有如她家花田裡那一片天然野趣的模樣了。
便從這髮簪,也足以看出皇上對九兒的情意。
那一刻對著這兩件金簪,貳心下除了感喟,還是感喟。他能替九兒找到的……卻每一件都是皇上的情意。
一件是赤金的碧璽鑲嵌海棠花簪,一件是碧玉鑲寶石蜻蜓簪。
他便親身從那些物件兒裡找見了婉兮的那兩件金飾。
傅恒聽了也是頭大,便也微服每日跟欒大滿城地一件一件去辨認了。
不似宮內其他主位宮裡的那些物件兒……便是皇上犒賞的,隻要登記入了賬,便隻是名義上屬於那些主位罷了。來日,待得死去的那一天,總得按著賬冊一件一件給收回外務府去的。
可惜傅恒是誰呢,既出身貴胄,從小便是在宮裡長大的,現在又是總管外務府大臣,統統皇家的物件兒都登記在他手裡的賬冊上、鎖在他掌管的庫房裡呢,故此他當真親眼去辨認的時候兒,那七十多件裡頭,撐死了一共也就不到十件是官作裡頭出來的技術。
欒大本就是販子間的老油子,故此尋訪不到幾日便給傅恒帶回了七十三件宮內物件兒的動靜。
二卷354、蜻蜓(4更)
他信賴,便是這設想和紋樣,都必然是皇上親手畫就的。
而外人冇機遇曉得宮裡的物件兒究竟是甚麼樣兒,隻要用料做工上略微邃密些,再加上商家的口燦蓮花,便當真能唬弄住很多的人。
並且,憑他當了這麼多年的總管外務府大臣,縱不是專管這些金銀金飾的,但是他也對那些賬冊裡登記過的有所印象……卻未曾記得內裡記過這兩件東西。
宮裡往外流物件兒,固然曆朝曆代都是嚴禁的,但是卻也曆朝曆代都冇能製止過。這裡頭有女子、寺人手腳不誠懇的;也許也有外務府裡監守自盜的;當然更有宮裡的主子們手頭緊了,急需些現銀子,不得不拿宮裡的物件兒臨時出來變現的……